燕皇耐着性子,后背微微后靠在椅子上,抬了抬手,
道:
“具体些。”
“是,父皇,治理地方,牧民一地,于朝廷而言,无非就两个字。”
“哪两个字?”
徐广怀开始捧哏。
人先前认同了你,你现在自然得对应回去。
大燕的朝堂固然铁血,陛下也不是那种刑不上士大夫的人,但另一方面来说,大燕朝堂上的那种乱七八糟的倾轧,反而比其他国家要小很多。
就比如,自家陛下是不在意什么太子党不太子党的,甚至连今岁的科举也交给太子去主持。
所以,大臣和太子走得近一些,不算是犯忌讳的事儿。
“唯文武二字。”
太子随即走到御书房西侧挂在墙壁上的三晋地图。
这些日子因为那边在打仗,所以御书房里挂着的是三晋地图。
燕皇固然不会对前线的靖南侯指手画脚,但身为帝王,不可能真的不去关心前线战局。
太子伸手指了指历天城和曲贺城的位置,
道:
“父皇,依儿臣所见,三晋之地,真正之枢纽,在于三城和三关。
三城,指的是曲贺城,历天城和颖都城,三关,则指的是南门关,镇南关和雪海关。”
南门关,就是当年镇北侯靖南侯率军入晋晋皇自开家门的那个关口,南门关外,则是乾楚晋三国交界处的一众小国。
镇南关则是原本司徒家所营造的,专门对付楚国的关口,称不上是雄关,因为原本司徒家和楚国是不接壤的,只不过后来随着楚国不断地扩张,这才接了上去,近些年双方边境频频发生小摩擦小战事,所以这镇南关,也就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三城先不说,先说这三关。父皇,南门关外小国林立,昔日镇北侯靖南侯率军从此间而过,闻人家却不得丝毫音讯,足以可见这些小国之间情况之复杂。
此地,当以心思缜密之将镇守,一则,守住晋地南大门,二则,可行分化瓦解这些小国之用。
虞氏前例在前,成亲王在后,我大燕对这些国中贵戚本就诚意十足,几年经营下来,大可取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
镇南关,现在应该在楚人手中,儿臣建议待得战事收尾之际,应顺势将镇南关收回,不留余尾,当命一稳健之宿将镇守,提防楚人。
而这雪海关,乃三关之首,干系重大,雪原野人经此一役,必然元气大伤,但雪原苦寒,又茫茫之大,野人绝不会放弃再次经略南下的野望。
故而,于雪海关处,将命一骁勇善战之将镇守,我大燕这些年来如何对付蛮人的话,当以此为例,去削减野人。”
说到这里,太子顿了顿,继续续道:
“三关在手,则晋地之大门则在我大燕掌握之中,接下来,这三城,乃是晋地治理之关键。
曲贺城、历天城,以及这两座城下属州郡府县,当一改先前定制,取文武并济之陈例。”
听到这里,在座的不少大臣都微微颔首,显然是同意的。
先前将各地交给军头子去镇守,那是无奈之举,毕竟,对于初占之新地,当以维稳为主,且还需要担心赫连家闻人家余毒反复,且军头驻军兼管地方,也能缓解朝廷押解钱粮的压力。
但如今既然要打算好好治理,将新晋之地纳入大燕版图,自然需要配上文官。
有些话,这些大臣来说,不是那么方便,因为燕国和乾国不同,文官对武将,不占上风。
文武并治,这相当于是在分武将的权,这话,也就只有太子来说,最为合适。
紧接着,
太子又面向燕皇,
道:
“对此文武并治,儿臣还有一想法,还请父皇斧正。”
“说。”
“儿臣认为,若想最快实现对晋地之治,文武方面,尤其是文事方面,当以新法来做。
上至郡守、下至县令主簿,都当配双位,燕地官员一位,为主,再配以晋地出身官员一位,为辅。
吸纳晋人为官为吏,可使得晋地快速安定,且明年开始,晋地各级科举,当同大燕一致。
明年春闱,晋地士子可凭当地宗老官员举荐,赐同举人出身,参与春闱,榜分两榜,以保证册录晋人士子之数。”
若是此时郑将军在御书房里,估计会对太子殿下的陈略感到无比震惊,甚至还会忍不住鼓掌赞赏。
因为这些措施,郑将军都耳熟,而且,在他所熟悉的历史之中,都被验证过。
前者是满清入关后的政策,后者是明朝那会儿时的南北榜。
说白了,就是将蛋糕分出去,吸纳晋地人才、大族、世家进入燕国统治体系,给予这些人上升渠道。
只要他们舒服了,那他们会帮你把下面的一大众普通晋人给哄舒服了,那大家,就都舒服了。
历史上秦国二世而亡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那就是秦对六国的统治,还是过于浮于表面,地方官员一批是秦人,再在附近驻一支秦军,就算是占领统治了,实际上下面的官吏等等,还都是六国遗族。
只不过秦国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正因为它做的不足的地方,后世王朝才得以吸取教训去改进。
但不得不说,太子能有这份见识,当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姬家的种,着实优秀。
“同时,武将方面,当建晋地辅军,赫连家旧地辅军可前往雪海关,成亲王府麾下兵马,可移驻南门关,甚至,北封郡,若是能快速恢复三晋骑士之………”
燕皇在此时开口道:
“军伍武将之事,等靖南侯的折子上来再议。”
“是,父皇,儿臣唐突了。”
太子俯身。
“不,你刚刚说得很好。”燕皇顿了顿,继续道:“但兵事方面,牵扯甚大,当为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