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人力成本就不会低,研发时间则是不确定的。

其次就是流片,也就是将设计好的芯片拿到工厂去打样,做成成品,才能检测出芯片的性能,确定性能达标,才能进行量产。

流片的价格无比昂贵,少则几百万,多则数千万甚至上亿。而且还存在失败的可能。要是失误过多,就得重新流片,流片费用得再出一次。

很显然,瞿延宁不想花这个钱,在他看来,重复做别人做过的东西,就是巨大的成本浪费。

况且中国的技术落后,未必能做得出来,就算能做出来,也肯定不是最新的技术,在市场上完全缺乏竞争力,自主研发显得毫无意义。

瞿延宁是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一贯奉行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理念,怎么来钱快,他就怎么做。

赵建平说:“那咱们今年还能进新人么?”

晏旻说:“这就不知道了,得看瞿总怎么安排。”

赵建平听到这里,忍不住叹口了气,没再说话。

晏旻换了个话题:“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的汉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了。大家都是好样的。”

大家一听,顿时欢呼鼓掌起来,这太振奋人心了,一出手就是国家级一等奖啊。

赵建平开心之余,又觉得有些讽刺,他们的团队这么厉害,公司却要削减研发支出,真不知是怎么想的。

晏旻心态倒是平和得多,他已经有了打算,等专利费结果出来,不管拿不拿得到钱,他都会离开西华,另起炉灶,自己干,不知道这里会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走。

现在公司技术部有六十几位技术员,但是参与研发芯片的,也就不到三十人,其余人主要是负责售后技术,比如计算机安装、故障维修等。

一个像样的芯片公司,起码得有成百上千的专业技术人员。

美国的大芯片公司,研发人员动辄数千甚至上万。

西华这点人,实在是不够看的,可瞿延宁还在想着缩减,真是讽刺。

晏旻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能够做到多大。

就算做不出芯片来,也至少能够为中国培养出一批芯片研发人才。

目前中国芯片与和美国芯片差距最大的地方除了技术,就是人才储备。一切技术的进步和革命,都是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堆砌起来的,最后由量变引起质变。

一定要为中国芯片的发展做点什么,这是晏旻对自己的要求。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李庚云给晏旻捎来了一封信:“晏工,有你的信!又是美国来的航空信。”

晏旻抬头,看到了放在桌上那个红白蓝三色边的信封,有一种久违的熟悉感。

信封上用英文和中文分别写了他的地址和名字,寄信人地址是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

晏旻看着熟悉的字迹,眼睛不受控制地眨了两下,抬起手放在信封上,手指止不住地轻颤起来。

这是蔺征西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