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巧遇

为此,赵云昇很是眼红。

不过很快他也顾不得了,因为卢氏和小刘氏陆续到了产期,先后生下了赵云衢的嫡长女和赵云昇的嫡长子。

又多了两个奶娃娃,永昌伯府顿时变得热闹万分。

赵云安甚至有些头疼,奶娃娃太多,他都有些逗不过来了。

这一日,马贵早早的准备好了三匹马,天刚亮,赵云安便带着常顺出来了。

他身上还穿着过年时的红色锦袍,外面披着厚厚的狼皮大氅,手里头还端着一个暖手炉。

到了外头,赵云安就把暖手炉丢给门房:“给爷存着。”

“少爷,要是夫人知道了又要操心了。”马贵苦着脸道。

赵云安已经翻身上马,笑着说道:“不过是去庙里头给干爹上一炷香,我穿得这么厚实还不够,拿着这东西多碍事。”

“再说这东西风一吹就烧没了,到那边早凉透了。”

常顺却接过炉子揣在兜里:“我给少爷拿着,到了庙里能用。”

赵云安也没反对,两鞭子下去,骏马便直接出了城门。

因为连日里下了大雪,虽然现在雪停了,可路上积雪厚实,走路也难,城外一路走过去都冷冷清清的,远不如城里头热闹。

一口气跑了近十里路,赵云安才勒停了马,他们已经到了大佛寺的山脚下。

马自然是无法上山的,便停在了山脚下的马棚里,只要给十个铜板子,这边还给喂水和草料。

“少爷,暖手炉。”常顺忙将炉子递过去。

赵云安一摸都还暖呼呼的,常顺一路给揣在兜里,没吹着风。

马贵也下了马,他手里提着一个兜子,这里头放着的是永昌伯府自制的香,说是比外头的要好,再者自己做的心也更诚。

赵云安带着两人爬上山,心底却在想他们不在庙里头买香火,不知道主持心底会不会不高兴。

等到了地藏菩萨面前,赵云安恭恭敬敬的上了香,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方才的想法实在是对主持的不敬。

磕了头,焚了香,又在菩萨跟前认认真真听了小半日的经文。

听完了,赵云安只觉得浑身香火味,连带着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马贵才进来道:“少爷,寺庙里头准备了斋饭,您吃一些垫垫肚子咱再回去,不然路上吃了风容易肚子疼。”

大佛寺的斋饭味道实在是不怎么样,不过听说都是寺庙里头和尚自己种的蔬菜瓜果做成的,很有佛性。

到了斋堂,赵云安一看,一清二白,只有小葱豆腐和馒头。

也难怪马贵担心他吃不下。

拿起来尝了一口,赵云安倒是笑道:“味儿还不错,刚好过年吃的油腻,今日清淡点刮刮油水。”

除了寡淡,没有其他问题。

又看了眼常顺,他已经吃完了自己那一份,正在看那一盆子的馒头。

赵云安知道他的胃口,这盆子馒头都不够他一个人吃的。

“你拿些钱过去,再买些馒头回来。”

常顺忙道:“少爷不用了,我,我回家再吃也一样。”

赵云安笑道:“这又不是山珍海味,少爷我说过不会让你挨饿,今天没别的,但馒头管够。”

有了这话,常顺果然放开了肚子吃。

送馒头的僧人连续走了三趟,看着常顺的眼神都不对了,阿弥陀佛道:“这位施主好肚量。”

等他们吃了个饱,慢慢悠悠下了山,就瞧见原本停着郡马的地方,又多了一辆马车。

马贵瞧了一眼,立刻说:“是顾家的马车。”

顾家,就是当年因为三皇子册封太子一事入京的顾大将军。

当初皇帝以册封太子为借口,将这群驻守便将的大将军召回京城,又将自己的亲信派了出去。

如今过了两年,顾大将军早已回去边疆,家属却留在了京城,赵骏也并未回来。

赵云安看得出来,皇帝怕是对这些手握重兵的将军们不那么放心,所以才找借口扣留他们的家眷,又频繁的塞人过去。

不过大过年的,又下了这么大的雪,山上都冷清的很,顾家的人怎么会挑着这个时候来大佛寺。

正想着,马车里下来两个人,正是当初有一面之缘的那位顾姑娘。

赵云安一愣,下意识的露出个笑容来。

顾姑娘回了一个礼。

赵云安也没多留,带着两个随从骑马回城。

他们一走,顾季夏身边的姑娘也忍不住说了句:“瞧着像是赵家七公子,也是,这时候出了这位七公子,也不大会有人来这儿了。”

“姑娘,听说这位七公子生在盂兰盆节,所以认了地藏菩萨当干爹,每年都要来上香。”

“他们都说赵家人长得好,今日一看,那七公子果然英俊的很。”

丫鬟说起来话叽叽喳喳的像一只小麻雀,顾季夏无奈:“哪儿那么多话。”

因为下过雪,赵云安骑马的速度并不算快。

只是没想到这么冷的天,道上居然还有进城的行人。

忽然,常顺一次次回头:“少爷,方才那人瞧着像是常叔。”

“谁?”赵云安一时没反应过来。

“常安大哥的亲爹,常叔。”

骏马已经跑出去老远,赵云安连忙拉停:“你没看错?”

“就是他。”常顺越想越觉得是。

“走,回去看看。”赵云安连忙拉转马身。

那人瞧见三匹骏马心底害怕,他们过路的时候还往路旁让了让,如今见他们又掉头回来,忍不住心惊肉跳。

谁知三人翻身下马,其中一个人高马大的黑脸男人上前,开口就喊:“常叔,我是常顺啊,您不认得我了?”

“常——常顺!”常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这不怪他,常顺这两年跟吃了激素似的长高,吃得好再加上练武,那个头是蹭蹭蹭的往上冒,跟当年那个瘦小的孩子截然不同。

后来赵云衢也说,常顺的年龄应该不止七八岁,指不定比赵云安还大一些,不然不可能长得这么快。

只是常顺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含含糊糊的过。

常父看了好久,才隐约从他黑脸上找到几分似曾相识来。

赵云安也上前来:“常叔,我是赵云安,两年前在云州参加院试后,还曾去你家做过客。”

一见到他,常父倒是认出来了。

赵云安也长高了,但他的眉眼变化不大,依旧是那副小少爷的模样。

确定是遇上了他们俩,常父眼睛一酸,眼泪便落了下来:“赵公子,你可得救救我家常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