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抚我顶(一):

唯有套路得人心 雾十 3745 字 3个月前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p>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p>

……</p>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p>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p>

——(出自《李太白集》。)</p>

初秋凉气,庭树销落。</p>

一场隐隐带着灵压的大雨,悄然压散了这年夏日最后的暑气,凉风拂过暮色山岗,带来了又一年的入骨清秋。</p>

不周山常年灵气环绕,生机勃发,在十万深山西南角边缘外围,有一座一脚横跨不周一脚安享人间的矮山,名唤莫寻。在莫寻山静谧的北山坡下,有一个小村庄,名叫寻山南,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鲜少有外界往来,大家去过最远的地方,不外乎山那头名叫寻山北的名字。</p>

寻山南阡陌纵横,鸡鸣犬吠。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不知人间帝王、只知天上仙人的普通生活。</p>

眼瞅着就要秋收了,村里的孩子们抓紧最后的时间疯玩,从村这头一路嬉戏打闹到村那头,今天扮家家酒的主题是“物我圣君于渭水之畔,大战混蛋魔君”。</p>

“是混沌魔君。”穿着葛布的小男孩纠正道。</p>

“无所谓啦,混沌混蛋都一样,你这么在乎一个坏人的称呼干什么?还说你不是魔头!快,吃我一剑!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小女孩拿着干枯的树枝,假作物我圣君的武器,嘴里喊打喊杀,这就要除魔卫道,将人人得而诛之的混沌魔君斩落于不周之巅。</p>

“物我圣君用的是箭,弓箭的箭,他不是剑修。”小男孩再次纠正。</p>

“我说是刀剑的剑了吗?我只说了jian,也可以是箭头在飞啊。嗨呀,不说了,你可真扫兴。”</p>

考据党遇到杠精,就很伤。</p>

物我圣君是白玉京第一大道门坐忘心斋的开山祖师爷,广袖宽袍,仙气凌然。相传,他曾率正道八十万弟子,与以混沌魔君为首的百万妖魔大战了整整三百年。</p>

血水染红了大地,层层叠加堆砌,沧海桑田,才有了如今一望无际的渭水黑海。当年渭水一役的刀下亡魂,组成了白玉京最出名的上古战场,每百年阴兵过境一次,至今仍能听到三千年前那一战时金戈铁马的嘶吼。</p>

最终,邪不胜正,魔君万箭穿心,被物我圣君钉死在了不周山主峰。而已经是强弩之末的物我圣君也因力竭从天际坠落,这一落就是整整三个日夜。</p>

“后来呢?”</p>

打闹的孩子们已不知不觉停下了说里的动作,围着村东头老槐树下一个瘸了腿、烧伤严重的说书先生,央求他再多讲一讲物我圣君的故事。</p>

“后来就谁也不知道了啊。一说,物我圣君在坠落时,得悟至高大道,与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融为一体;一说他老人家当时只是身死道消,终有一日还会转世为人,坐忘心斋至今还在轮派弟子在十万不周的各个村落里,寻找着转世圣童。”</p>

“哇哦。”小孩子们听的如痴如醉,又频频看向彼此,试图从自己的小伙伴中找到圣童,希望能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p>

在白玉京长大的人,就没有不想得遇仙缘,自此走上成圣大道的。</p>

也有不相信神话故事的小朋友,指出了说书先生话中的破绽:“圣人都身死道消了,就是彻底没有了,又怎么还能转世为人?”</p>

“非也,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剩下的一道,便是天地留给我们的一线生机。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说书先生叫苏楼,没人看过他的真实相貌,只知道他浑身烧伤,是个外姓人,在村里住了有些年头,常给孩子们讲故事,什么神啊鬼的,听起来就不靠谱,还非要强行在故事最后立三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莫要轻言放弃,不然老天爷想帮你翻身,都没有机会呀。”</p>

孩子们根本没那个耐心喝着夹带私货严重的鸡汤,一听故事没了,便一哄而散,三五成群去继续上树下河了。</p>

因为跑的太疾,还把说书先生家的小傻子给撞了。</p>

这小傻子是苏先生有年从大雪封山之后的山沟里捡回来的,大约是个孤儿,没有家人,认了一头雪狼当亲娘。</p>

小傻子既不会说话,也不会长大。七八年过去了,他仍和被苏先生捡回来时一般高矮胖瘦。苏先生把孩子照顾的很好,衣裳永远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小孩生的也是唇红齿白,钟灵毓秀,宛如庙里娘娘的座下金童。只远远看着,根本看不出来这是个傻子,还是个好像永远都长不大的小傻子。</p>

在白玉京,这样神异的事时有发生,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只茶余饭后谈论了几回,就再没人关注了。</p>

特别是这小傻子除了长不大以外,就再没有旁的什么神异。也不对,还是有的,这小傻子的身体宛如铜墙铁壁一般,谁撞他,都只会撞倒自己。</p>

这回“以身试法”的,便是李屠户家的大孙子,痴肥体壮像座小山,在村里的孩子中也算是一霸了,却愣是在撞到那小傻子之后,自己先像个蹴鞠一般被反弹到了地上,还骨碌碌的来了几圈后滚翻,摔的眼冒金星,尘土飞扬。</p>

等小胖子反应过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咧着嘴,开始嚎啕大哭了:“阿爷,阿娘,那傻子欺负我,傻子打我,好疼啊。”</p>

这便是恶人先告状了,告的还非常溜,小胖子一直在撒泼打滚的不愿意起来。</p>

但村口的树下蹲了不少正端着饭碗的闲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东西长短,把情况看了个分明,谁也不愿意搭理这李屠户家蛮不讲理的胖孙子。</p>

只有说书先生苏楼走上前来……</p>

直接忽略了小胖子,忙问自家养的小孩,有没有哪里被磕碰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