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春风度剑 苍梧宾白 3168 字 3个月前

闻衡收回目光:“没事。只是想到都入冬了,树上还有这么多枣子,不打下来似乎浪费。”</p>

前方引路的知客僧闻言答道:“施主有所不知,冬日里鸟雀无处觅食,常常冻饿而死,因此住持说让留些果子,鸟雀得食,或可捱过一冬。”</p>

闻衡“哦”了一声,点头赞叹道:“大和尚慈悲。”</p>

保安寺里没有什么好景致,客房亦陈设寥寥,除了几部经书,并无可消遣之物。侍卫们出去拴马,闻衡闲极无聊,只得拾起一部《十善业道经》,翻了几页。</p>

时近晌午,自有僧人收拾好斋饭送来。王府一行人在院用过午饭,下午闻衡到慧通方丈处听经,至晚方归。世子殿下虽然聪明,但不爱琢磨这些枯燥的玩意儿,一下午都在方丈面前死忍着瞌睡。出得门来,范扬要替他披上斗篷,被他摆手避过:“不必,我吹会儿风,醒醒神。”</p>

二人一路走来,见保安寺虽然修得庄严堂皇,但其众僧皆清素俭朴,每日早课晚课,苦修不辍,范扬感叹道:“属下常随王爷王妃出行,眼见京多少寺院道观都已成了消遣游玩的去处,和尚道士个个不务正业,倒是保安寺还像个正经寺庙的样子,这些年来也没变过。”</p>

闻衡道:“修行为下,修心为上,方丈是个明白人,难能可贵。”</p>

说完自己先撇过头去,笑道:“听方丈讲了两个时辰,怎么我说话也是这个腔调了。你别招我,让我缓一缓。”</p>

范扬憋着笑跟在他身后,两人走回客院,刚跨过一道门,忽然听见一阵簌簌轻响。范扬还在左右张望,闻衡已朝着院枣树走过去。</p>

范扬眼尖,看到树杈猫着一团灰影,心警醒,单手握住刀柄,抬高声音喝道:“谁在那里鬼鬼祟祟的?出来!”</p>

闻衡忙道:“别喊!”</p>

然而制止已经迟了,被他这么一吓,树上的人自乱阵脚,登时一脚踩空,“嗷”地一声摔了下来。</p>

他衣襟里兜着不少枣子,此时都如冰雹一般噼里啪啦地落下来。那棵枣树有一丈多高,闻衡就站在树下,眼见有人掉下来,不假思索地伸手去接,恰好迎面被砸了个正着。亏得那人是个没长开的小孩子,又瘦又轻,这才没给世子殿下砸出个好歹来。</p>

饶是如此,闻衡还是被强大的冲劲撞得后退数步,险些跌倒,范扬连忙赶上来扶住他:“世子!”</p>

“没事……”</p>

闻衡话音未落,不知从何处发出一声“咕”的长响,在三人的寂静之,显得分外清晰响亮。</p>

范扬低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迟疑问道:“世子……您饿了吗?”</p>

闻衡懒得理他,蹲下身,才小心地放开怀人:“对不住,方才吓着你了。”</p>

那孩子看起来约莫十岁,瘦得双颊凹陷,头发蓬乱如草,穿着数不清有多少口子的破烂衣服,一离开闻衡的怀抱就跌坐在地,止不住地发抖,却还是挣扎着爬过去捡地上的枣子,全然不顾上面满是尘土,抓住了就要往嘴里送。</p>

“哎,等等,”闻衡追过去按住他的手,“别吃这个。”</p>

他都能感觉到那孩子的身体顿时僵住了,冻得干裂的嘴唇喃喃吐出一句含糊的“对不起,我马上走,别打我。”</p>

“……”</p>

闻衡握着他的手,让他看手的枣子,尽量缓慢清晰地解释道:“不打你,别怕。这上面沾了泥巴,脏,吃了会得病。”</p>

那孩子小声嗫嚅着坚持:“不脏。”</p>

“范扬。”闻衡道,“拧个帕子过来,帮他擦擦。”</p>

范扬应道:“是。”</p>

他正要进屋,那孩子怔愣了片刻,仿佛终于听懂了二人在说什么,忽然“哇”地放声大哭起来。</p>

闻衡从没看见过有人哭得这么委屈,一边跪在地上嚎啕,一边死抱着他的手不肯松开,眼泪不断地流下来,很将衣襟洇湿了一大片。</p>

他一定吃了很多苦,也许走投无路,也许慌乱害怕,但偷枣被人发现时没哭,反而是一句温声相劝,就轻而易举地击溃了他的防线。</p>

“算了。”</p>

闻衡摇摇头,叹了口气,将他整个儿从地上抱起来:“连这个也一起洗洗吧。”</p>

在范扬的印象里,闻衡这位大少爷不是爱管闲事的人,怜悯之心也十分有限,至少从没干过往家里捡乞丐的事。这个小贼不知怎么竟入了他的眼,闻衡不但亲手把他搬进了屋里,还大有寻根究底、摸清此人来历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