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春风度剑 苍梧宾白 3475 字 3个月前

九大人忽然冷冷道:“还没走出这道大门,便先卖弄起恩情来了。岳公子,你未免也太心急了一些。”</p>

闻衡抬眼一瞥,见九大人脸色铁青,显然是气得不轻,他心情便愈发舒畅,和颜悦色地道:“我不心急,该急的是大人才对。牢房已经烧了起来,后头的守卫被我们打得不成气候,你若再不撤兵救火,这座大狱迟早被烧成一片白地——我猜大人还不想陪我们这群江湖草莽一道去死吧?”</p>

范扬立在他身后,颇为不屑地小声道:“一个见不得光的走狗,算哪门子大人?还真拿自己当个人物了。”</p>

“是我小看了你。”九大人死盯着他,沉沉地问,“救走龙境,让他们带人来牵制我,你自己假意被俘,潜伏在大狱里,里应外合联系其他人来劫狱,除了这些,还有什么?你算到了哪一步?”</p>

“没什么了。”闻衡坦然道,“我一个人势单力薄,能做的有限,只不过是托人给几位朋友捎信,提醒他们小心‘调虎离山’。”</p>

这两句话说的没头没脑,余者皆尽茫然,唯有九大人怔立半晌,突然像犯了失心疯一般大笑道:“好,好,好!”</p>

那笑声说不出的惨然,叫人怀疑他下一刻是不是要呕出血来。</p>

“枉那老头子筹谋多时,到头来竟栽在你手上,可笑!可笑!”九大人在越来越灼热的烟气里审视着闻衡,沉默良久,忽然问:“你到底是谁?”</p>

闻衡站在三步开外,沉静地与他对视,不紧不慢地答道:“江湖上籍籍无名之辈,不必问了。”</p>

“我倒很好,是什么人能教出你这种徒弟。”九大人忽然拔剑暴起,闪电般出手朝他攻来,“接招!”</p>

他的动作实在太,根本毫无预兆,令人防不胜防,上一个字余音还没落下,剑锋已逼近了闻衡面门。有聂影的前车之鉴在前,这回他故技重施,众人惊得连喊叫都发不出来,却见闻衡轻轻巧巧地一侧身,避让锋芒,右手以指作剑,飞速点向他喉头“水突穴”。</p>

这一下闪避拿捏得十足巧妙,还有余裕反击,反应和速度都堪称巅峰。范扬还不知道他练就了这等本事,喜得不住赞叹。九大人一击不,收剑也,第二剑作了个“倒挽金钩”式,闻衡身子一矮,闪过此剑,左手望空劈出,竟如料敌之先,分毫不差地切了九大人的手腕,将他挥来的剑锋阻在半空。</p>

第62章 现身</p>

范扬先喝了声彩:“好身手!”</p>

下一刻九大人后撤两步,剑势急变,抖开漫天剑影,如暴雨般狂涌向闻衡,剑光过处,风声如啸。这一招当真是攻守具备,势不可挡,连闻衡也不敢正面相抗,只得在剑影不断后退躲闪,寻隙反击。</p>

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闻衡赤手空拳与持剑的九大人搏斗,双方距离远时自然是没兵器的吃亏。九大人第一剑奔着取他性命而去,过了两招发现近身不利,立刻改变策略,退到三步之外。</p>

这一下正合了“以退为进”的要诀,九大人挺剑刺向闻衡,厉声道:“想出这道门,让我看看你的能耐!”</p>

闻衡向右急闪,九大人回手一剑砍下,这两剑衔接极密,几乎没有空隙,就是闻衡也来不及再退。眼看着长剑要落在他头上,闻衡手却无寸铁可以招架,围观众人都替他抽了一口气,闻衡脑子转得飞,当即伸手入怀,摸出宿游风留给他的那块黑金令牌,但听“铿”地一声响,双方气劲相激,俱向外弹开数步。</p>

正宗的天河宝卷对上正宗的凌霄真经,当世两大绝顶内功相争,竟是难分伯仲,旗鼓相当。</p>

两人在漫天风烟遥遥对峙,心俱是念头百转。</p>

两人都有内伤,能发挥出的功力都不过五六成,单以内功而论,两人最多打个平手;但九大人手有剑,这是个绝大的优势,只要拼一个速战速决,百招以内他胜过闻衡绝不是问题!</p>

九大人想通这一节,心豁然清明,身随意动,剑尖破空疾刺,直取闻衡前胸。正当情势凶险之际,天外一道黑影风驰电掣地向闻衡激射而来,有人在屋顶上急喝道:“衡哥接剑!”</p>

闻衡听声辨位,连头都没回,凭空一挽将长剑接在手,举剑招架,但听“当当”两声,九大人被剑上气劲弹开,闻衡再不留手,当下反守为攻,挺剑向九大人刺去。他在剑术上的造诣已到了一个绝高的境地,这一剑去势清楚明白,看着似乎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剑,可等闻衡逼近九大人身前,对方倒像是不会应对一样,手长剑颤动不休,仿佛是要护心口,又像是要护喉头,最终嗤地一声,却是剑右臂,霎时血流如注。</p>

九大人神色变幻莫测,他是身在其的人,最知道这一剑的凶险。闻衡只刺出一剑,他眼前却分明有两柄清晰无比的长剑,仅凭肉眼,根本难以分辨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他只能凭着直觉护住要害之一,可真正的剑居然不是两柄的任何一个。</p>

当日他在狱一剑划破闻衡右臂,今日这小子便以牙还牙,在同样的位置给了他一模一样的一剑。</p>

聪明人可怕,记仇的聪明人最好有多远离多远,千万别去招惹。</p>

不知道范扬他们在后面弄了什么鬼,大火越烧越烈,浓烟直入云霄,身在前院的人已能感觉到热浪滚滚袭来,如被架在火上炙烤一般。此时不管是武林人士还是守卫官兵,都撤出院子退到街上,只剩九大人和闻衡两个不怕死的还在火场里对峙。</p>

九大人捂住流血不止的右臂,道:“先前我还好,纯钧派怎么会教出你这种弟子来,原来竟是昆仑步虚宫的高徒,失敬。”</p>

闻衡不点头也不否认,只道:“不敢当。”</p>

九大人又问道:“你明明了万象蛰罗散,是怎么逃出牢房、联系外人的?”</p>

闻衡从袖摸出一枚指头大的钢珠,从一端拉开,竟然牵出一段长长的钢丝锯齿来。这下不用他说九大人也明白,他就是借着这锯子锯开了牢房铁栏,趁夜偷偷溜出牢房,再在天亮前赶回来,装作一直被困的样子,以此来麻痹守卫和九大人,使他们放松警惕之心,不曾对他严加防范。</p>

“内藏秘药万象蛰罗散,虽然没达到阁下想要的结果,也让在下吃足了苦头,不算白费。”闻衡道,“如此兴师动众、大费周折,看来朝廷要瓦解原武林,确实让大内高手们费尽了心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