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春风度剑 苍梧宾白 3558 字 3个月前

闻九环顾周遭,这才意识到房间内一直只有闻衡一个人,面露惊愕之色:“他人呢?!”</p>

“青澜另有别的事要办,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打算,”闻衡坦然答道,“不用把他算进你的计划里。”</p>

闻九简直如遭雷劈,登时眼前一黑,满脸写着“这你都不管”。薛青澜在他眼里是个立场摇摆不定、疯起来天崩地裂的危险人物,天下只有闻衡还能降得住他,一旦他倒向垂星宗,他们眼下筹谋的一切都是竹篮打水。出于警惕之心,先前他不惜冒着得罪薛青澜的风险提醒闻衡注意,然而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情之一字,害人如斯,现在看来即便是聪明如闻衡,也逃不开色迷心窍的下场。</p>

闻衡看懂了他的脸色,却没法跟他解释,只好一笑置之。</p>

他平常管薛青澜吃饭睡觉,对细琐小事上心得不行,在生死攸关的重大决定上反而保持着相当的克制,很少插手,全由着薛青澜自己做决定。就好像他明知道薛青澜还有不少事瞒着他,却没有追问到底,薛青澜说要分开行动,那就送他一个人离去。这信任在外人眼的确堪称盲目,却是他与薛青澜之间一种无言的默契。</p>

闻九虽然是九大高手之一,但他只有自己强,在冯抱一多年的压制之下,并没能培养出什么得用的手下,这才迫不得已要找闻衡帮忙。他满怀希望地来,却骤然得知闻衡这里也是单枪匹马指望不上,几乎生出了一点“命该如此”的凄凉。仅凭他们两个,连单挑冯抱一都未必有十成胜算,更别说还要对付冯抱一的盟友垂星宗和豢养多年的爪牙了。</p>

“现在该怎么办?”</p>

“我也正想问你,”闻衡道,“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让太子去祭陵,这是皇帝的意思,还是冯抱一的意思?”</p>

闻九道:“论理只有天子才能祭陵,太子代陛下前往,其实是默认了他的身份,除了陛下,没人能做这种决定。一旦太子平安归来,继承大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到时候不管是冯抱一还是计贵妃,再想动手都会难上加难,所以这次太子出行对有心人来说是最后一个绝佳机会,他们必然不会放过。”</p>

“照这么说,冯抱一必定会把最强的力量压在太子那头,确保让太子有去无回?”</p>

“不错,我是这样想的,”闻九听他话还隐有怀疑之意,问道:“你觉得哪里不对?”</p>

“没有不对。”闻衡摇头,“合情合理。”</p>

闻九狐疑地看着他:“那你怎么是这副语气?”</p>

闻衡收拾好桌上的图卷,另取了个杯子,倒了杯冷茶推给他,平静地反问道:“九大人,你觉得冯抱一是一个会遵循常理、顺应人情的人吗?”</p>

室内一时陷入静默。</p>

闻九怔立半晌,忽然走过来一气干了那杯茶,动作狂放透着几分自暴自弃,全然不复昔日矜傲。他长长地叹了一声,认输一般对闻衡道:“前几次败在你手下,确实不冤。”</p>

“承让,运气好罢了,是你们那时没有提防我。”闻衡非常谦虚地跟他假客套了一句,复又正色道,“不过这一次不同,不管冯抱一要做什么,他都一定做好了被我出手打断的准备。”</p>

闻九刚进门时还因为情势突变而心焦躁,跟闻衡说了几句话,虽然情况比他预想得还要糟,但他好像莫名其妙地就不着急了——可能是因为闻衡太冷静,哪怕心里其实没底,看起来也像是运筹帷幄、胸有成竹。</p>

他怀着最后一丁点侥幸问闻衡:“你是不是已经想到办法了?”</p>

闻衡诚实地答道:“惭愧,暂时还没有。”</p>

“……”</p>

闻九扶额呻吟道:“世子,你就不能再想想吗!”</p>

闻衡只当他是无理取闹,不为所动地道:“知道什么叫有的放矢吗大人?此前几次交手,都是你们先有动作,我才想办法解决;但现在冯抱一什么也没干,我们除了让太子提高警惕、多给他派些护卫,还能怎么样呢?”</p>

“这就好比与人打架,对方不出招,又谈何拆招?除非你来抢先手,管他什么神功剑法,以力破巧,统统先打一顿再说。”</p>

闻九慢慢回过味来:“你的意思是……”</p>

闻衡就像在告诉他这壶茶是用什么茶叶泡的一样,轻巧而平淡地接话道:“先下手为强,大人,只有千日做贼,可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啊。”</p>

承香殿地处后宫西南,北接御园,占地广阔,是帝王起居之所,一日十二个时辰都有禁军值守,烛火彻夜不熄。近来皇帝龙体欠安,每日里御医进出频繁,添水送药的宫人往来不绝,却听不见半点嘈杂声音。上上下下都绷紧了弦,拿出十分的小心谨慎,如无必要,绝不多行一步、多说一个字,直令这座华美宫殿在庄严肃穆之外,又平添了一分难以言喻的沉重。</p>

入夜时分,万籁俱寂。</p>

烛光再亮,也很难照彻整间宫室,而内殿之既有屏风遮挡,又堆叠着层层纱幔,更显得昏暗朦胧。白日里围在床边侍奉的皇子嫔妃、医官宫人此刻都已离去,御榻之侧,只有一个鹤发老人垂手侍立,听那老迈衰弱的帝王声音微弱地问:“太子祭陵的事……都安排好了?”</p>

冯抱一轻声答道:“回陛下,太子殿下业已启程,三日后回转,寇不贰、韩三献随行,东宫侍卫和禁军也都跟着,陛下放心。”</p>

皇帝要歇好一会儿才能攒足说一句话的力气,他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又道:“传位诏书已封入金匮,等太子回来,就让内阁宣旨。”</p>

冯抱一面不改色,亦不多话,应了声是。皇帝阖目喘息片刻,复道:“计氏贪愚,引外戚入朝,有干权乱政之心,不堪为皇子生母,待朕百年之后,你替朕除去此女,不得有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