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话还没说完,小孩的眼神就黏在母亲手那条大猪腿上,再也移动不开。</p>

“娘,你那是……”</p>

“哦,你说这个啊。”</p>

王氏把肩上的猪腿取了下来,在儿子面前抡了一圈。</p>

“这是娘在织布坊得的奖励!你娘我上次织布量排在前头,第五名是猪腿,要是织的更多些,奖励更好呢!”</p>

说到这里,王氏又指了指身后的两个女儿。</p>

“你两个阿姊干的也不错,虽然没排到前十名拿到奖励,但也是赚了不少工钱的。”</p>

“咱们家以后,四个人赚钱,日子会越过越好的!”</p>

小木合懵懵懂懂地点头,他还太小,不明白阿姊和娘亲出去做工会给家带来什么变化。</p>

但小孩子的逻辑也很简单。</p>

他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肉,又看了看娘亲肩上的那条大猪腿,蓦地朝屋里大吼一声。</p>

“爹——”</p>

“我以后不去你们铁匠坊干活了,我要去跟阿姊她们学织布!”</p>

“织布比打铁赚得肉多——”</p>

第124章</p>

织布坊里一片欢腾, 没人注意到门外不远处还站着两个男人。</p>

“就是这样,封大公子。”</p>

宁非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p>

“若真想改善民生,便要容得下这些女眷走出家门, 出来工作。”</p>

他看了一眼陷入沉思的暮野兄,语气平淡地继续解释。</p>

“边关连年战乱, 有限的男丁很多都消耗在军伍。我知贵府用屯兵垦田养军, 但乡村百姓的生计还要靠家老幼妇孺,女眷原本就不可能像原世家那样养在深闺。”</p>

“既然这样, 何不让富裕的劳动力走出来, 发挥自己的价值呢?”</p>

“种地的多一分便能多收一斗粮食, 养猪的多一头就能多吃一口肉。若是再有富余,偏又无地可种,贵府是要放任这些人饿死, 还是要花费巨资养着呢?”</p>

他这话说得可太有指向性了,听得封恺微微皱眉,眸光越发复杂。</p>

有富余却无地可种的人, 那便是因战乱逃难而来的黎民百姓,若是放任不管便成为流民草寇, 养……雍西关还真就养不起!</p>

“那非弟以为?”</p>

见他这样问, 宁非便知道大鱼是有些上钩了。</p>

他笑了笑,伸出手指了指已经走出很远的织布坊。</p>

“人皆是有用的, 人力便是最好的本钱,这点不用我说, 封大公子比我还要清楚许多。”</p>

“壮丁是力, 女眷亦是力,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安排这些力以创造最大价值, 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学问。”</p>

“如这纺织,女子心细手巧胜于男子,便是女力更加适用,能造出更多的布料,赚的更多的银钱。”</p>

“只是这样一来,女子必然要走出家门到外面务工,不知大公子能否接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