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

“啊——”</p>

张二柱痛叫一声,不敢置信地瞪着眼前还笑着的小娘子。</p>

他想质问她,然而视线却开始模糊,很就栽倒在地,再也没了有呼吸。</p>

“死了。”</p>

郑二娘冷冷地踢了那尸体一脚,冲着不远处的树林说道。</p>

“尸体你们尽处理了,我这便动身回南郡,有人问就说郑二娘与那姓张的傻子私奔了,要做的像那么回事。”</p>

她抬头看了看高挂在天上的月亮,似乎是在喃喃自语。</p>

“难怪薛琰着急掳人,原来墨宗又有了矩子,如此封家的陌刀便说得通了!”</p>

“不行!这件事必要让主人立刻知道,可不能让小小一个破烂宗门,再耽误他老人家的大业!”</p>

作者有话要说:</p>

看到一群亲问梅大娘为什么不上报,我得说明一下:</p>

1、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线上是很近的。细作进城的时候墨宗全员不再,墨宗众人刚回来的时候细作还在找寻下手目标,那时候货已经卖完,梅大娘回坞堡交账,张二柱接管店铺后细作开始活动。</p>

而后被封小弟撞破,定安城店铺内活计发生矛盾,等梅大娘回来的时候到张二柱事发,间也就隔了两天的时间。</p>

2、梅大娘是个舞姬出身,就算是在最辉煌的时候,她接触到的也都是些商贾或是小世家,没那么大的牌面接触政治斗争,她的视野和经历注定她不可能马上做出最正确的反应。</p>

毕竟我们看到的是薛家细作,在梅大娘的视角只是想要巴结西海商人的商贾,为的不是政治利益而是货源,就是个傻小子被个出身不清白的丫头钓上钩,没有生命危险。</p>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个墨宗土著,且在宗门有些地位的张二柱,梅大娘不会也不适合直接处理,毕竟两家之前还有点旧怨。所以她将人送回墨宗交给矩子,只是她没想到对方下手特别,张二柱受刺激自己跑出去,泄露了消息。</p>

3、关于张二柱的变化。</p>

之前几章我其实有提起过张二柱的状态很不好,宁锯子和其他人的视野都有,所以张二柱的变化不是忽然的。</p>

张二柱整个人,怎么说呢,就像人不只有一面。他对朋友对工作很耿直肯干,但对待感情却也是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很现实。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写他最开始看萍花,是因为觉得萍花能干,因为能干所以可以不计较她脸上的胎记,有兴趣的话可以翻前面的章节,是有的。所以这种感情是建立在某些现实条件上的,和郑二娘也是一样,郑家家境好,二娘漂亮,而且能弥补他受挫的情绪。</p>

之前有读者说我前面的人物都是性格单一,其实真不是,而是没有机会让大家看到他们更多面。比如张二柱的变化,其实就是很多普通人对待感情的心里变化。</p>

第131章</p>

张二柱夜不归宿的事, 三更没到就被人发现了。</p>

发现的人是章铁锁,他和二柱关系不错,吃晚饭的时候听说二柱和梅大娘吵了一架, 心里就有点担心,想趁着晚上休息前去和二柱谈谈。</p>

章铁锁来找张二柱的时候, 二柱人并没在房间。同屋的弟子说他今天去前店看门,章 铁锁也没多想,跟着也去了前店。</p>

但前店的后门挂了锁, 前门的挡板没被人动过, 里面显然没人。</p>

二柱去哪儿了呢?</p>

章铁锁抓了抓头, 心有点犹豫。</p>

铺子里有门禁,酉时末刻后就不允许出门了,二柱这是明摆着破坏规矩, 应该告诉梅大娘。</p>

但他是二柱的朋友,梅大娘又刚和二柱翻脸,这么做有点不仗义。</p>

于是章铁锁又等了一会儿, 眼看着到了二更天还没见二柱的影子,章铁锁的心里就没底了。</p>

二柱平时很有分寸, 就算溜门禁也不会太晚, 今天这是怎么了?</p>

别不是心情不好,在外面惹事了吧!?</p>

越想越担心, 于是章铁锁敲响了梅大娘的房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