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还是要两家都乐意才是。”</p>

“那天雷得勾着地火,王八要瞪着绿豆,这才能成了好事,强扭的瓜他不好啃啊。”</p>

“我看宁小子,一时半刻……对你和对十二郎也没甚区别,你可不能逼人家……”</p>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儿子给打断了。</p>

封恺摇头。</p>

“非弟对十二郎有甚情分,不过还是看在我的面上罢了。”</p>

“此时便是跟爹打个招呼,之后要如何相处,我自然心里有数。”</p>

听他这样说,封大都护暗骂狗崽子不给脸。</p>

人事都没经过,还敢跟他这个老手叫嚣?他老子年轻的时候也是万花丛过来的,不比毛头小子明白!</p>

不想再掺和狗崽子的破烂事,封大都护挥挥手,把儿子打发去安排春耕和修坝的事情。</p>

反正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不听老子的话,到时候有那小子哭咧咧的时候!</p>

封恺的动作很,几乎是在第二天,封家就派人前往九凌湖观摩水龙车,顺便还参观了一下墨宗自制的肥堆和农具。</p>

这一看,可真是不得了!</p>

墨宗区区百人,竟然将九凌湖附近的土地都开垦完毕,还赶在播种前下了底肥,这可不是百人就能完成的工作量。</p>

“这……这……这咋能呢?”</p>

边军垦田的老把式一脸惊愕,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干农活干了一辈子,还没见过这样耕地!</p>

纵横交错的沟渠将地面划分成格,渠引了九凌湖水,渠边安装有一架架木制的水龙,样式十分特。</p>

在华国历史上,龙骨水车始于东汉,在农业上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这个时空,同样有人发明了龙骨水车,不过款式和结构与华国三国时期类似,使用的时候对地形要求比较严苛。</p>

宁非在现有水车上做了改进,使用木轮传动带的设计,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搭配灌溉渠及乌知河支流上的水坝,可以做到利用水力驱动,节省人工。</p>

但目前水坝还没修,所以暂时只能依靠人力脚踏,饶是这样,也已经大大惊住了老军屯。他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摸那水龙,像是看到了什么宝贝一样双目放光,苍老的脸上泛起了红晕。</p>

“这……这……小的能试试吗?”</p>

“咋不能!”</p>

一旁做讲解的柳老头一挺胸脯,脸上的骄傲就别提了。</p>

他自然看得出对方也是个侍弄田地的好把式,技巧和经验甚至略胜于他。</p>

但那又怎样?</p>

柳老头底气十足。</p>

他们矩子说了,种地也要讲科学,不是光有把子力气,会看点天气就能行的,光、热、肥料、风向、土温、作物高矮苗种,每一个都是学问,有了趁手的工具那更是事半功倍!</p>

像他们墨宗,早就不靠出死力气种田了!现在还只是让他们看到了水龙车,等下若是见到宗门各式各样恶肥料,怕不是要吓得腿软哩!</p>

他指点着老军屯爬上踏板。</p>

“你手扶着这横轴,往前踏步就成了,觉得水够了就停下。”</p>

“哎,哎,好!”</p>

老军屯连连应声,双手抓着横杆,小心翼翼踏动踏板。</p>

随着木轮转动,也就在片刻之间,汩汩的九凌湖水被木龙车汲到高处,直接流入了灌溉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