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

授课的地方依旧是学房,农科班走了换成织布坊,吃住也都在同样的宿舍和食间,一切的一切都让女人们大开眼界。</p>

可当她们亲眼织布坊里工作的女工,亲眼看到飞梭织布机,之前的那些惊讶都变得一不值。</p>

那样复杂的机关,可比她们之前考核的时候见的织机要厉害多了。墨宗的这些女工,穿着统一的棉袍,站在和她们一样高的机器前,神情专注,操纵着飞梭不停来回。</p>

一扎扎洁白的布垂下织机,比之前看到过的任何一种料子都细密。织布坊里没人说话,织工们都聚焦在织机上,根本不因为她们这些新客的到来而分神。</p>

这一刻,新织工们忽然明白了为啥墨宗这些女人脸上有光,脚下生风。是因为她们有本事,能赚银钱,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底气!</p>

于是所有人,脑只剩下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学会织机,一定不能被撵走。</p>

年轻的小娘子想得很简单,只要进织布坊干活,以后便可攒下些私房钱。而家有娃的妇人则更实际。墨宗给坊工提供的学堂她们有去看过,那是真在教读书识字的,春鸯家的娃儿已经进了学堂,不过收些食宿杂费,这样的好事哪里找?</p>

现在学堂只收双坊工家庭的娃,据说以后可能扩大到所有坊工。为了家的孩儿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做娘亲的拼也要拼进织布坊!</p>

激动的还不止是新进布坊的学员们,食间的牛婶子也是一连着好几天晚上都没睡好觉了。</p>

今天又是一个不眠夜,牛婶子手工回家,坐在炕上眼睛发直,一动不动,也不知在想些什么。</p>

和她交好的妇人路过她窗台,见里面黑洞洞的也没点灯,便忍不住敲了敲窗板。</p>

“婶子,你咋啦?在屋里不点灯不黑吗?”</p>

牛婶子被她叫回了神。她这才发现天一早就黑了,便下炕点着了油灯,然后继续对着油灯发呆。</p>

这一坐,就又是大半夜。</p>

第二天一大早,挂着黑眼圈的牛婶出现在新食间,还被宁矩子关心的询问是不是身体不适。</p>

他哪里知道,就因为他的一句话,纵横食间半生,喷遍墨宗无敌手的牛婶子,如今遭遇了生平第一个大考试。</p>

——“婶子,前两天我在羊角巷子弄到个店铺,距离咱们朱雀大街的店不远,现在我正找人去整修。”</p>

少年矩子笑眯眯地说道。</p>

“也就是这两日的事,等整修完毕,婶子你的食铺就可以开张了。”</p>

第147章</p>

宁非其实没想那么多。</p>

因为之前的火炕房改造, 墨宗的生活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了小灶大家更愿意回家吃饭,原本最热闹的食间开始变得冷冷清清。</p>

牛婶子的失落和迷茫,宁非全部都看在眼, 之后便有了辣椒和酱油,最初只是希望能给牛婶子找点事做。</p>

那天他陪婶子坐在新食间的台阶下望天, 打包票说等酱油出来了, 要在定安城开个食肆。这话可不是吹牛,宁锯子对牛婶子很有信心, 想给她一个一展长才的机会。</p>

牛婶子真的没让他失望, 不但无师自通发明了麻辣豆腐, 还把红烧系菜肴做得像模像样,一道红烧肉迷倒了整座坞堡。</p>

现在全坞堡的人,算上他宁锯子在内, 见天地盼着牛婶子能烧糖色炖肉。“新食间明天做啥”这个话题,在墨宗坞堡的热度居高不下,不但宗门弟子关注, 外面进来上课的学员也都热情捧场。</p>

要不是现在还不是开纸造书的好时机,宁锯子都想给牛婶子出一本《美食指南》, 一定成为畅销书, 期期加印,张张爆卖。</p>

前些天羊角巷子闹细作, 暮野兄便将整座定安城梳理了一下,还真清理出不少钉子。</p>

这些钉子都是早些年原各家扎进来的, 封家以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时不时也借此传递些假消息。</p>

但现在既然与墨宗结盟,这定安城里就不能再留别人的眼目。封大公子着人几轮清扫过后,定安城里的杂鱼明显为之一清, 连南来北往的商贾都规矩了不少。</p>

姓郑的那家子细作被处理,羊角巷子里的豆腐坊便空了出来。</p>

封恺将房子买下,作为赔罪礼转赠给了宁非,房契地契一并送上,上面都写着宁锯子的大名。</p>

宁锯子表示受宠若惊!就算是在现代出身豪富的他本人,也没有这种动不动就送人房子的好朋友啊古人真是热情仗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