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

不过经此一役, 量产岸防炮的事便提上了日程。</p>

九凌城开放了新的作坊招工,一部分定向要求女性,做的都是火药配比之类精细的活计。同时, 墨宗新建的秘铁坊也在招收学徒,主要负责制造坩埚,粉碎原料和鼓风之类的杂事, 坩埚炼钢的主要工艺还是要铁匠坊有经验的匠人把关,这样一来, 普通铁坊便出现了用工空档。</p>

招工, 到处都在招工!</p>

进入九凌湖的徒工要经过考试,要进行身份核查, 前者由墨宗主导,后者则是靠边军完成。消息是通过在九凌城工作的女工们传扬出去的, 属于小范围定向招人, 便于封锁消息,摸清底细,防止身份不明的人混进作坊。</p>

雍西关大都护府, 则是公开在定安城及边城诸镇招纳采矿工,对人员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能干活想赚钱都可以,报酬虽然不算高,但养活一家老小活下来还是勉强可以,由此吸纳了不少因战乱而失去家园的流民。</p>

见人来的不少,大都护索性在留山铁矿附近盖起了简易房,供这些流民居住。而这些流民有劳动能力的家眷,又在附近开荒垦田,养鸡纺布,渐渐竟然也发展出一个以矿山为心的小型城镇。</p>

一切都在黑甲军的监控下,有条不紊的运行起来。</p>

优质的矿石源源不断从留山运出,去向不明。而这个动作,自然引发了原各方的关注。</p>

“朕下旨让封家派兵支援长丰关,封家还是没有动静?”</p>

光统帝翻了翻御桌上的奏折,视线扫过阶下群臣。</p>

“仲礼,你说?”</p>

兵部尚书贺岳景升本想装个鹌鹑蒙混过关,结果一上朝就被点到大名,无奈只得上前一步,回奏道。</p>

“启禀陛下,封家……封家并没有消息。”</p>

光统帝(东山王)皱眉。</p>

“没消息是何意?封家投了伪王?”</p>

听陛下如此问,贺岳景升连忙摇头。</p>

“据臣所知,封家并未投敌,伪王下达的旨意封家也未响应。”</p>

“呵。”</p>

光统帝冷笑一声。</p>

“那便是想要自立为王了?”</p>

“抗旨不尊,意图谋反,该当何罪?”</p>

撤职,问斩,抄家,株连九族。</p>

可问题是,朝廷如今并未向雍西关边军发放粮饷,也没有派员过去监督,就连封伯晟的奉银都处于拖欠状态,人家能听话才怪了。</p>

陛下登基的时候,边军正和胡骑对峙,谁都不想去边关苦寒之地遭罪,封赏之时就把雍西关忽略了,想着那些军户也不知能坚持多久,沾上了反而麻烦。</p>

可谁知道,土包子还真就翻身了,不但拿下了祡岭西线的大片土地,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复狮子口,将边界推到了乌知河以北的唐剌山。这样一来,封家的势力范围已经远超雍西关一地,隐约可以与寿平郡王匹敌。</p>

娘的!</p>

光统帝(东山王)气得肝疼。</p>

天下三分本就已经让他觉得憋屈,若再出来第四方人马,他这个皇帝和个太守有甚区别?!</p>

“出……”</p>

刚想要出兵讨逆,已经喷出嘴边的话却被猛然顿住,憋得东山王差点咬破了舌头。</p>

讨逆是自然要讨的,可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近在咫尺的伪王司马良!(西河王)</p>

东山王虽然骄纵暴虐,脑子却不是个蠢的,自然知道哪头轻哪头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