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节

在宁非的时代, 应用较广的方法是石灰和亚硫酸。不过因为后者的步骤相对复杂,对化学试剂和工艺设备的要求较高, 并不太可能在本朝实现, 所以他理所当然选择更加简单的石灰法。</p>

石灰,牛背山和九凌湖就有现成的, 随用随拿,十分方便。</p>

说起来, 石灰法其实也很简单。</p>

先将榨好的甘蔗汁加热到六十度左右, 添加适当的石灰后加热至沸腾,将其沉淀物和清汁分离。提纯之后,清汁即可开始蒸发浓缩。仿照海盐提纯的步骤, 将糖浆抽入煮糖罐加热蒸发,投入蜜糖粉起晶,蜜糖粉可以促进蔗糖晶粒逐渐长大,直到全罐内形成足够浓郁的结晶糖和糖膏。</p>

糖膏取出,利用离心力远离甩去母液,结晶糖则可通过洗涤、干燥后成为白砂糖,尾部残余也不会浪费,可作为黄糖使用。</p>

整套工艺流程,难点在离心和烘干,这两项技术墨宗都有,毫不费力就能组建出一个简易的制糖作坊。</p>

宁锯子看了看天,晌午已过,日头正好,适合开启一番赚钱的大事业。</p>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也不知道昨夜和他同床共枕的暮野兄身在何处,晚上回不回家……</p>

“可以开始了。”</p>

宁非朝一旁的兵丁点了点头。</p>

烧锅很架起,熊熊的火焰不断舔舐着巨大的坩埚,场的温度迅速开始提升。</p>

时值深冬,为了节省煤炭和薪柴,烧锅被移到室内。很,一种难以抗拒的甜味开始弥漫在空气。</p>

几位兵丁不由自主地开始吸鼻子。</p>

这是什么味道,好生香甜!</p>

边军大多出身贫苦,日常不大舍得花银钱去城里买些甜甜的糕饼,对甜这种味道根本没什么抵抗力。</p>

更别说蔗糖的甜度比粗制的饴糖不知高上多少,不亚于只有顶级世家才得享用的野蜂蜜,好多人嗅着同水蒸气逸散出的甜蜜气息,口水都要泛滥成灾。</p>

“这……这是糖?”</p>

一个年轻的兵丁大着胆子问道。</p>

年轻的矩子点了点头。</p>

“正是糖。”</p>

他指了指不远处刚刚运过来的一大车甘蔗。</p>

“便是从这些甘蔗榨出来的,等下出了成品,分给你们尝尝。”</p>

听他这样说,几人的眼同时闪过一抹惊喜。年轻些的兵丁沉不住气,直接原地跳了起来。</p>

“当真?!可是要拜谢宁先生了!”</p>

说着,他就要行大礼,被宁非一把拦住。</p>

“也倒不必这样。”</p>

宁锯子笑着说道。</p>

“原本造出来之后便要试试味道,今天正好遇到老哥几位,也算有缘。”</p>

话虽然这样说,可几名兵丁都知道甜物贵重。</p>

野蜂蜜量少价高,寒门庶民根本不用有什么念想,那是三等世家以下都吃不起贵物。</p>

民间最常见的甜味来自于饴糖。可饴糖是要用粮食来做的,费粮不说,出量还十分有限,饭都吃不起的庶民哪舍得花钱买糖,便是富户能在过年时买些饴糖制的糕点来吃,那也是个顶顶红火的年尾了。</p>

是以听说之后能分到糖,几位兵丁可是铆足了力气,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很就完成了清净的流程。</p>

锅铲挥舞,肌肉贲张,糖浆被搅拌起一圈圈的波纹,在大锅缓缓翻滚,香味越来越浓郁。</p>

一群兵丁的眼睛越瞪越圆,眼巴巴地看着锅滚动的糖浆,手的搅拌越发使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