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

这一番话,把大内总管气了个倒仰,抖着手差人把胡商抓进了大牢,叫嚣着要治他一个大不敬的罪名。</p>

好在胡商也不是个死脑筋,眼见要牢狱加身,马上语气开始放软。他向大内总管坦诚,因为西南没有一等世家,按照评价标准,也就无人可用这一等和特等的蜂蜜。主家当初让他出城的时候,也只让他带了二等货,现在就是杀了他也是没有的,不如放他回去,找门路想想办法。</p>

总管被气得要爆血管,但也拿他没什么办法。</p>

西南相对原偏远,享用繁华就离不得这群走南闯北的商贾,尤其这雪莲蜜,天下只此一家,杀了胡商还真就是鸡飞蛋打。</p>

气到最后,也只能拿“西域蛮夷、不懂礼数”之类的理由来自我安慰,却是半个字都不敢向陛下禀报。</p>

大内总管服侍寿平郡王多年,对这位陛下的性子可是知之甚深。</p>

寿平郡王志大才疏,生平最爱迁怒。</p>

若是让他知道皇室在某些商贾眼,还比不得一些破落的二流、三流世家,怕不是一怒之下,连他这个大内总管的人头都要落地了!</p>

伴君如伴虎,欺上瞒下的套路大内总管一早就玩的通透,只要能让陛下满意,管他是怎么拿到的东西呢!</p>

说起来,世家谱系一直是司马家的一个禁忌。</p>

当年司马家也以武立朝,开国皇帝也曾想要将自家的姓氏加入世家谱系,位列一等。然而业太祖这个要求,直接就被把持着谱系刊载的几大家联合拒绝了。</p>

具体研商的过程如今已经不得而知,可最后的结果便是皇帝诏告天下,率土之滨皆为司马家所有,司马乃是天下最尊贵的姓氏,地位超然于士庶二门。为表对天下的谦虚恭敬,业太祖立规,司马姓氏不入系谱,不平序列等级,以示亲民。</p>

圣旨一出,朝堂上下赞誉一片,业朝太祖赢得美名,成功就坡下驴,世家也得到了实惠,成功给了皇帝一个下马威。</p>

谁心里都清楚,所谓谦卑恭敬,那都是皇帝自己给自己找面子,真正原因是司马家立朝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联合起来的世家大族,妥协只是不得已的选择。</p>

业朝太祖出师不利,司马家立足不稳,自此便奠定了与施家共治的权力分配模式。虽然历代皇帝都想挣扎一下,可世家把持朝权也不是吃素的,一直到传到隆成帝都没能解决。</p>

也再也没有皇帝可以理直气壮的向世家提出:老子的司马姓就得放在你们那个小破本子上,还得占个扉页或者封面,不给就烧了你们全本!</p>

大内总管想息事宁人,默默解决问题。可却忘了此时正是三王争位的关键时刻,业朝全境都被各家势力渗透成了筛子,哪还有什么秘密?</p>

西海商人拒绝给寿平郡王送糖这个消息,很通过探子和耳目传到原,据说东西二王都拍了桌子,大骂这个老堂叔不靠谱,蠢笨如猪,被人踩到脸上还假装天下太平,连累得自己也跟着一起掉份儿。</p>

可是,世家却陷入了集体的狂欢。</p>

不得不说,这种严守等级、尊卑分明的销售模式,完全迎合了世家清高自赏的心理。连皇室都敢蔑视的商贾,却会参考世家谱系的排名,这本身就表示世家是超越皇权的存在!</p>

消息一出,便是陆涛也压不住陷入集体高潮的世家大族了。</p>

所有人都在寻找西海商人的踪迹,想知道自家蜜糖的配额,也想打听其他家族的情况。暗暗比较之后,有人得意,有人愤怒,有人沾沾自喜,但还有更多的人开始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地搞到更多的蜜糖。</p>

因为他们发现,西海商人的评级并非完全按照世家谱系的顺序,而是添加了对家族目前实力的加权评分!</p>

世家谱系的事关全体世家的利益,想上位的急,想不被调下位次的更急,每一次修订都是一次博弈,扯皮个十年八年再正常不过,二十年修一次也不是没有过。</p>

雪莲蜜糖的出现,让因为世家谱系滞后而郁闷家族找到了正名的大好机会。这些人是雪莲蜜糖最忠诚、最疯狂的推广者,拼命想要把这一舶来品炒成谱系的替代版,或者能推动谱系的修订也是好的,至少不会让那些一早便没落的破烂货,还死死压在自己的头上下不去!</p>

这是一场狂欢,一场席卷业朝世家制度的最后狂欢!</p>

源源不断的金钱和物资涌入黑市,拉出一车又一车的糖块。“你家吃几等?”、“配几多少?”,已然成为了原社交圈最流行的话题。</p>

渐渐的,糖圈造成的分化逐渐开始扩大。而两王的意外兵败也加剧了崩裂的过程。</p>

冬月十三,西河王的军队再度集结在浞州城外,准备正要一鼓作气发起进攻,结束这场绵延半年的“讨逆之战”。谁知正在战事胶着之时,两军被意外出现的胡人打破了节奏。胡骑兵分两路,几乎同时偷袭了东西二王的后营和尾翼,切断了两军的补给。领兵大将石崇德箭身亡,虞正乣在回兵抵挡胡骑的时候不甚受伤,被胡骑抓了俘虏,直接砍头示众。</p>

至此,东西两军群龙无首,全线溃败。争夺了半年的浞州谁都没吃下肚,最后便宜胡人。</p>

胡骑大军不是突然出现的,乃是阊洲薛家开城门放胡骑入关,胡骑从阊洲一路南下,直接绕开东西两军的防线,经恒寿直接出现在浞州战场附近。</p>

此役之后,阊洲薛的名声是彻底臭了。</p>

虽然薛家之前因为实力不济和豆腐的事逐渐没落,但投敌叛国的性质又有不同,这次薛义臬直接成了背国弃义之卑劣小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