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

说话的人是个腰粗膀圆的大汉,他从乾坤袋一连掏出二十多种乐器,手口脚交替配合地操弄,竟也丝毫不乱,也算得入耳。</p>

但就连对音律不熟悉的景岳都知道,大汉没戏,他的乐声虽繁而有序,却远不如七琴仙子的琴音动听。</p>

接下来,又有数十人尝试,什么乐器都溜了一遍,甚至还有人唱歌,但每个人都是无功而返。</p>

眼见太阳即将西沉,天音花迟迟不开,大家都有些着急,甚至有人奏出的乐声都显出几分心浮气躁。</p>

这时,净悟往前一步,道:“便让我为诸位静一静心吧。”</p>

他慢步走向蒲团,掀袍落座,双手合十,口梵音响起。</p>

音,只是最简单的六字真言,一句句毫无间断,自有韵律,让人逐渐沉淀,慢慢放松。</p>

众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莲池,池水澄澈,莲花映日。</p>

池有莲台,一尊金佛坐于莲台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清如海,可见一方宇宙。</p>

倏然间,万丈金光降下,光化千百佛陀,千百菩萨,可照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p>

所有听见梵音的人,都感觉欲念在淡去,心有自在,有安乐。</p>

就连景岳也半闭上眼,享受这短暂的宁和,而蓝凤则乖乖靠在他怀,陷入了沉睡。</p>

忽然,一道突兀的声音响起。</p>

“多谢净悟大师,但天音果未有反应,大师再继续也是无济于事。”</p>

众人猛地醒过神,景岳抬眼望去,只见莫千云脸色煞白,仿佛受了重伤一般,显得尤为难看。而他身旁个别弟子竟与他一样,各个面白如纸。</p>

难道,是因为净悟的梵音?</p>

景岳心一凛,暗自警惕起来。</p>

净悟也不生气,起身道:“阿弥陀佛,我欲招归彼岸,奈何彼岸不度。”</p>

他的话莫名其妙,但景岳却看见莫千云眼闪过一抹惊慌,随即被狠厉取代,又一瞬,却什么情绪都没有了。</p>

景岳再次肯定了自己的推测,净悟刚才话有话,果真另有目的。</p>

此后,场的气氛为之一变,原本还有些躁动,此时竟是人人皆安,甚至有人朗笑道:“我音律稀松平常,得不到天音果,不过多耗些时日稳固境界罢了,又何苦强求?”</p>

说罢对着净悟行了一礼,竟告辞走人。</p>

景岳可不会走,他对天音果颇为执着,于是稍稍犹豫,便坐上了蒲团。</p>

他没有拿得出手的乐器,唱歌也半数不在调上,倒是会几句板,但是水平嘛……估计天音果不想理他,并且希望他滚。</p>

景岳略一思索,催动了法术。</p>

灵气传来微弱地波动,然而周围依旧寂静,谁也没有听见什么。</p>

众人疑惑的同时,忽然,远处一声巨响!人们猛地一震,只见远处青山上,有飞瀑倾泻而下,水花四溅,于夕阳下映出一道虹桥,飘云般的瀑布坠入山谷溪流,自然激起碎石催冰之声。</p>

随即,人们又听见了潺潺的流水声,那声音纯净得仿佛落雪的清晨,整个世界素白一片,不染纤尘。</p>

下一刻,空突然落雨,雨水滴滴答答,落在石头上,打在树枝上,响在屋檐上,好似一段自然而成的乐曲。</p>

雨点时时慢,与飞瀑、溪涧的声音交融,和谐却不显凌乱。这些水仿佛有生命一般,知道如何才能传递出最美妙的节奏。</p>

人群,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浅淡的笑意,那是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他们感觉四周的灵气都充盈许多,一些身具水灵根的修者,更是敏锐地察觉水灵气异常活跃。</p>

魏阵图望着蒲团上闭目的景岳,唇边的笑容一直未散,眼也多了几分认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