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科举为官指南 枝问雁 3846 字 3个月前

杨云清和李父想了想,这样也不错,也就同意了,但是最后租院子的钱他们就没让王父王母出,两家一起平摊了。王父王母一开始也不同意,他们哪能占这个便宜,但最后李父以去外面雇个人的银子比这个还会多呢,他们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的理由把王父王母说服了。

因为提前出发,到达的时候离府试还有四天的时间,这四天时间,他们三人也未出去,一直都待在院子里,如此这般,很就到了开考的那一天。

府试由知府主持,总共考帖经、杂、策论三场,分别考的是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一共录取五十名,分为甲乙两等。

府试较县试来的更加严格,除了考引(准考证)外,其他东西一律不准带入,笔墨纸砚这些都由考场提供。而且考生的帽子不准用双层,衫袍也只能用单层,自带的考篮的款式也有明确限制,甚至于自带水壶、糕点的大小都有规定。因为头两场只需要考一天,第三场策论需要考两天,所以考场也会给他们提供过夜的棉被,不过这棉被的质量和卫生就不敢恭维了。

他们这次可不是像县试那样,需要到县衙考试,府试的考试地点是贡院。这次和县试一样,照例是凌晨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围聚在贡院门口,等待着开考。现在已是四月,倒也不用再穿着棉衣在寒风等着了,大家也都是有过考试经验的人了,也不像县试那样,气氛异常紧张。

卯时一刻(五点左右),天还未亮透,贡院的大门终于打开。这个时候,衙役们点着灯笼,如县试一般,核对好考生的名册,才放考生一个个入场搜检。

这次搜检比县试更严,不过到底已经四月,不像二月份时候那么冷,搜检的时候脱下衣裳后不像县试是冻得发颤。

杨云清刚刚被搜检完,正在整理仪容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居然在鞋底夹带小抄,把他叉出去,交由大人处理。”

望过去的时候,杨云清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考生,散乱着头发,只穿着一身里衣就被两个衙役毫不留情的倒着拖了出去,还一边鼻泗横流着大喊道:“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我也是迷了心窍了!放了我吧。”

一时之间,大家都是被惊到了。大周朝自建朝来,对舞弊者的惩处一向都很严重,最轻的也是枷锁示众,严重一点的甚至要杖责后发配充军,可谓是前途尽毁,科举无望了。

杨云清他也想不明白,既然都已经通过县试到了府试了,就算考不过也不过是明年再来,为什么还要冒着巨大风险去博那么一把呢?只是事已至此,杨云清也不再去想刚刚发生的事了,而是提着考篮,由衙役领着入场找到了自己的号舍。

对,是号舍,而不是像县试那样,一人一张桌子,坐在考棚里。

号舍很窄,三面四四方方的墙壁,正面挂着一张草帘,白天是撩起来的。草帘旁边是一个铜制小铃,考试的时候,若是想如厕或交卷,只要摇动小铃,便会有人过来。

杨云清进去之后,仔细环视了一下,除了一张案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就是一张白天当椅子夜间当床的简陋床板,床板上还放着一床棉被。而且在号舍里,起身之后,几乎没有活动一下的余地,十分逼仄。还好,杨云清本来就没对这个考试环境抱多大信心,因而刚坐定后,就拿着一块白布沾了一点水壶里的水把桌案擦了一遍。

一切准备好后,杨云清就闭目养神,等待着发卷,这一举动让外面巡考的衙役看了好几眼,不过看完后也没多留,继续巡视去了。

没过一会,就外面的衙役就马上给考生发卷了,杨云清他接过外面递进来的,填上个人信息后,就开始浏览考题。

第一场考的是帖经,大概也就类似于现代的填空题,考的就是记诵。虽然简单,但是量却不少,而且还有不少偏门的。还好杨云清平时在这一块下的功夫不少,大概看了一遍后,便已心有数了。

这个时候,杨云清也开始动笔要写了。但是当他拿起毛笔沾了沾墨汁的时候,毛笔头突然之间从笔杆上脱落,一下子就掉入了砚台之。

杨云清心里咯噔一声。

第25章 府试  考场提供给考生的笔墨纸砚……

考场提供给考生的笔墨纸砚一般都是统一采买的, 品质虽然说不上是上好的,但怎么也不会太次。杨云清没有想到自己现在居然遇到了毛笔头脱落概率这么小的事。

同时他也有些庆幸,至少不是在答卷的时候突然脱落, 若是那样的话, 卷面肯定会被墨汁晕染,出现污迹, 一张卷子也基本就毁了。而且大周朝也有规定,上交的考卷不得有墨汁等污迹, 解释不清的话甚至会被判为作弊, 下场比入场时那个被枷出去的人好不到哪去。而且科举考试过程更换考卷, 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若是谁摊上这种事,也基本就要自认倒霉来年再考了。

如此一来, 他都不知该说自己运气好还是运气差了!叹了一口气,杨云清摇动号舍里的铜制小铃,打算找衙役重新要一支毛笔。

小铃一响, 周围巡逻的衙役循着声音迅速跑了过来,朝杨云清的号舍里望了望, 询问有什么事。杨云清身子前倾, 看着外面衙役道:“我的这支毛笔坏了, 麻烦您再给我找一支来, 多谢了!”

衙役看了看, 确认毛笔是坏了, 然后才道:“行, 那你先等一下。”说完立刻迅速地跑去禀报了知府大人,描述了一下情形后,征得知府大人同意后, 准备了一支毛笔交给知府检查后,才在另外一个知府随手指派的衙役的监视之下,把毛笔送了进去。当然,这样也是为了防止有的考生贿赂巡考的衙役,勾结作弊。

杨云清拿到毛笔后,仔细地检查了一番,在素纸上试着写了一段字后,才放心的答卷。还好,杨云清基础打得比较牢,下笔的时候几乎是不加思索地就立马反应出了答案,因而虽然一开始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最后完成的时候时间也还早。

检查了一番后,杨云清伸了伸懒腰,然后才慢慢地摇动小铃,准备交卷。而铃声一响,立马就来了两个衙役,他们先把考卷糊名,放入了一个专用的匣子里,然后收走了案桌上的笔墨纸砚,这些都弄完之后,才放杨云清离开。

这第一场难度不大,早在杨云清交卷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也已交卷了,只是杨云清并未在意,毕竟后面两场才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场考的是杂,题目出的规矩的,而杨云清之前也做过一个试题,虽然题目和这场不同,但其意思也都差不多。他思考了一会,心里将那篇改了改,在素纸上写了起来。兴许是在考场,被这个庄重的氛围影响的缘故,杨云清写的时候忽然灵感迸发,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删补改,没有多久,一篇章就写了出来。

杨云清看了好几遍,又修改一些用字,才心满意足地把它誊抄到考卷上。等誊抄完成后,杨云清才摇铃交卷,这个时候,考试时间甚至还未过半。当杨云清摇铃交卷走出之时之时,有不少听到动静的考生都变得心烦意乱。这个时候,他们的章才起了一个头,就已经有人交卷了,这让他们不禁思索,这到底是试题简单还是那个交卷出去的考生实力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