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古代第一书局 夭野 2571 字 3个月前

徐春霞忙不迭鞠躬。

这个事一办成,她当日下了工就去了张翠花家,告诉了张翠花和二柱。二柱窝在屋里,一脸灰败。听着徐春霞的话,不敢置信,“你们东家会要我这种废人?”

“二柱,别说废人不废人的,只要活着喘口气、能干活,就不是废人。你好好干,东家是有试用期的,全看你自己干得如何了。”

二柱一听所谓的试用期,登时唇角扬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徐春霞见他如此,也没恼,接着说:“跟你说,我们那儿原本有个大字不识的人,东家原是不想要的,她硬求着东家留下她,平日里有事研磨做工,无事就跟着那些人后头学认字。你这回就是接人家的班,人家升了职了。她还是个女人,你觉着自己连个女人都比不上吗?所以,没啥可丧气的,只要自己想干肯干,你就有机会。”

她没多待,交代完这个事之后就回了自己家。第二日,二柱跟着徐春霞去了大印书局上班一事就在村里传开了。一时间,有人羡慕的,有人嫉妒的,也有人暗地里编排说算话的,干什么的都有。

徐春霞因着整日在外头,这些闲话倒也少进她耳,很少影响工作。她现在能做工赚钱,养活两个儿子,赚的工钱供他们读书绰绰有余,是以小儿子也被送到了村里的学堂,跟着夫子学读书。而大儿子这回,也成功考入了南山学院,去那里就读。

等到她休息的时候,居然有不少媒人来他们家,要给她大儿子说亲事。要说,以前她也着急,但现在儿子读书正好,她又能赚钱,倒是不太急了。因为老大说了,明年想试试会试,不管行不行,先试试水。

她挺支持的,决心书馆出了会试书就给他买上一套。而小儿子也用上了书馆里的县试教材。是以,她把媒人们都拒了,只言不着急,想让儿子多读些书。

媒人表面笑呵呵,心里看不起。

因此,在有人托她们说媒的时候,她们就语气颇酸道:“人家等着当状元的娘呢,看不上咱们这些小门小户了,何必上去讨嫌啊。”

一来二去,那些想给她大儿子说亲的心思就散了。不给她大儿子说亲,有人却是将主意打到她身上。

本来,她一寡妇带着俩儿子,任谁也不愿喜当爹,肯定是不愿的。但现在不一样的,她的差事是十里八乡都艳羡的,人能赚钱,有个儿子将来说不定能拿个功名,喜当爹也是当举人的爹,自然有人就动了心思。

于是,徐春霞再次在家休息的时候,之前不怎么上门的媒人,再次上门。这回,是给她说亲的。

“给我说亲?何大娘您别开玩笑了,我这半老徐娘,您给我说什么亲啊?哪会儿有人看上我啊。”

何大娘一听这个话头,没有直接拒绝,那就意味着有谱,便将那个人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虽说,他有两个哥哥,但他爹娘最便疼他,三兄弟早年也分了家了,他分的田啊屋子最多,人也老实肯干,之前娶了个媳妇,不甚没了,留下个小儿子。条件还算过得去,人也长得周正,你要是愿意,我就给你俩牵个线儿,让你们先处处,你道如何?”

徐春霞总觉得怪怪的,但何大娘之后有句话说到她心里去了。

“大娘知道你这些年不容易,你是能干不假,但你将来能守着儿子过一辈子?他们早晚要娶媳妇,你也得有个能掏心窝子的人疼你才是啊。”

便是这样,徐春霞拒绝的话到了嘴边,方又改口道:“那试试吧。”

第47章 罢工 吃好喝好。

自那之后, 那个男人便隔三差五上门,话不多说只干活,干了活回去。春霞有次实在不太好意思, 嘱咐着小儿子若是在家,给人弄杯水喝,或是她在家, 偶尔会留人吃顿热乎饭。那人瞅着憨头憨脑的,吃饭的时候傻笑。

徐春霞看了约莫一来月, 心下有点谱儿。

算了,再等等, 先不急。

她不是自己一个人,带着俩孩子, 不能穷耽误别人。

何况,近日书馆她又开辟了新任务, 打着主意想和各个私学、族学合作,按需供给教材教辅, 这也是东家无意间点醒她的。

这个事,距离上京城远点的,她先托付给赵川东去打探一下, 看看成事可能性大不大,倘若人有意向, 她便再过去与人正式谈业务,也好过来回折腾,耽误事儿。

徐春霞有意这样打算, 自然要问过温知著的意思。温知著对此不反对,销售人员总不能老在上京这地界窝着。

她想了想道,“我陪你同去吧, 顺便你估算下花费,向账房支取备用金。如果不够用你先补上,等回来再让账房补给你;如果没用完,你再还回去即可。”

徐春霞惊喜:“东家,这算公差吗?”

她原想着自个儿出,这几月她的工钱出去一趟,路上俭省着些,也花不多钱,结果没想到天上还能掉馅饼落她头上。

温知著道:“算公差。这是为了书馆业务的事,叫你自个儿掏腰包不合适。以后再凡是这样,皆可支取备用金,将条子写明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