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荒唐皇帝

瞿阁老哑然,“陛下说笑了。”

但这的确是最简单的法子,带兵围了博阳王府,夺了属地治理权,博阳王就是笼中之鸟,插翅也难逃了。瞿阁老清楚,皇帝虽是说笑,但连离博阳最近的江陵守将梁忠,也就是镇威将军梁兴的弟弟,捉拿博阳王的人选都已经想好了,怕是真动了杀心。

可惜,它有个最大的缺陷,“怕是对陛下名声不利。”

缁衣卫虽是已经查到了这些东西,但却没有掌握实际证据,哪怕是拿下了证据,这些顶多拿来圈禁博阳王。若是陛下遣兵调将围住博阳王府,那传出去只会说陛下残杀手足,留下薄情寡恩的名声。

锦荣倒想说自己不介意荒唐的名声上再添上一笔,但一看瞿阁老的目光就知道了,他要是真说出这样的话来,恐怕今天瞿阁老就要以死相谏了。

好吧,当皇帝也不能太随心自我了,还是有些束手束脚的存在。

锦荣叹了口气,“瞿阁老有什么想法?”

瞿首辅毕竟也是历经三朝的老臣,又是大魏阁老,不过稍稍一思索,便有了注意,拱手行礼道:“老臣建议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博阳,代天子巡视。”

这在锦荣意料之中,微微颔首,“瞿阁老有什么举荐的人选?”

问到这个,瞿阁老忍不住低头沉思了一下,“这个差事肯定是惊险的,但做好了功劳也甚大。”

闻言,锦荣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厚赏功臣。

瞿阁老又继续道,“得找一个名声和能力都担的起,又不会引起博阳王戒备的官员。”

锦荣一笑,“看来瞿阁老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瞿阁老点头道,“是,老臣属意翰林院侍讲韩朗。”

“他?”锦荣微微一挑眉,“怎么说?”

瞿阁老道:“论名声,陛下久居行宫,恐怕不知道他在京城的诗名了吧,听说博阳王去年派遣使者来京时,还曾让使者上韩侍讲家门讨要一篇诗作。”

“哦,还有这种事。”锦荣记得好像刘内侍和他说过,只是他当时在钓鱼没在意。至于朱景炽,的确也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

瞿阁老轻捋胡须道,“最让老臣欣赏的是,韩侍讲之后的作为,他给了使者一首诗,但句句都是报国忠君之意。”

让瞿阁老欣赏的当然不是韩朗的诗写的有多好,而是懂的站队,走的忠君之路,虽然因为陛下尚无子嗣,还不能确定日后是否会改变,但年纪轻轻就能稳住,已经不错了。

“至于其他,韩朗此人行事老练谨慎,且懂得变通,不拘泥于小节,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他不会引起博阳王的戒备。”

锦荣微微颔首,“你说的在理,韩朗入朝为官不过两年,未成大势,朱景炽不会戒备于他。”

瞿阁老心里笑了笑,陛下现在果真是厌恶了博阳王,连封号都不称呼了。

“那便找个时间宣他进来吧。”锦荣拍板道。

至于韩朗是否愿意,倒不在瞿阁老的考虑之内了。况且无论是为君还是为己,韩朗都不可能拒绝瞿首辅这位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