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4(如果她改变主意,只要她回...)

一笙一念 时玖远 2523 字 3个月前

那次和关铭见面后施念便给了cecil答复,以助理设计师的身份正式加入rcm开始了在纽约的职业生涯。

在klein的手下中,资格老些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team,而施念刚进去单枪匹马的,很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面料性能、风格、色泽包括价格的考量,设计答辩,和打版组沟通,跟工艺师反复调整设计效果,研究市场定位,品牌调查,写报告等等所有事情都得自己上,就连下了班回到公寓依然得收集各类流行资讯,发布会主流信息,再整理记录,人不比在学校轻松。

好在这样也有好处,她能够迅速对整个产业链有了摸底,她联系上关铭推给她的那个人,叫杜焕,自从认识杜焕后,他们经常会做交流和沟通,杜焕在这行摸爬滚打了十余年,本身经验非常丰富,但缺少国际视野,这点恰恰是在国门外的施念所能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她会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操作流程和管理经验分享给杜焕。

后来在杜焕的邀请下,她会三不五时参加百夫长品牌内部的远程会议,久而久之也就和百夫长的这些核心骨干们相互熟悉了,他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施念,但每次开会都会叫她一声施老师,在团队中的这些年轻人眼里,也许施念和他们差不多大,但她毕业于帕森斯,又在rcm担任设计师,本身的经历就让他们钦佩,加上开会时她话并不多,绝大多数都在聆听,但只要她开口,所能提供的信息总是很有价值,提的建议通常也很精准,因此施念在这些年轻人眼里就是大神般的存在。

真正对施念的职业生涯有所影响的是在后来的第五个月发生了一件大事,在cecil的建议下,施念参加了cfda大赛,cecil告诉她这个奖项是全球新人设计师崭露头角的机会,如果获奖可以得到非常优质的资源。

施念听从了cecil的建议,在创作参赛作品的过程中,她脑海里总会浮现那次在东郊别墅关铭对她说过的话,的确,在哪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的那股信念永不倒。

只有真正站在国际时尚的高度,才能知道怎么将民族文化诠释得让所有人看懂。

面料上她选择了传统的丝绸,轻盈如羽,运用自己的绘画功底,将设计出的国画案样进行手工刺绣,再加上贴身的剪裁,飘渺的流苏,动静结合,将女性的妩媚、优雅和东方的神秘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作品让她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那强烈的个人风格,完美细腻的工艺使她成为那届讨论度最高的新人设计师。

rcm为她专门举办了一场庆功宴,那晚她是主角,klein亲自到场祝贺她,这个外表温柔,作品风格却很强烈的姑娘给klein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问起施念的idea,其实灵感来源很简单,就是那天苏扇店老板不经意的一句话。

后来她想起关铭曾经在船上对她提起过的福图尼,他还说人生所有的弯路、经历、包括沉淀都是值得的,这些东西会变成独一无二的财富,跟随她一辈子。

直到这一天施念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有多么宝贵,从前日复一日地作画、练书法,厌烦过,迷茫过,现在她如此坚定,过去经历过的一切,无论好的还是坏的,这些东西都是她人生中的一部分,陪伴她,也成就她。

自从在cfda中被人注意到后,施念的生活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很多邀请,她的社交活动很快变得繁忙起来,而后她被调到了klein身边,在rcm里,那些原本并不会正眼瞧她的前辈们,也会因为这个转变对她逐渐热情起来。

没多久施念便得到了klein的信任,他愈发觉得这个来自东方的姑娘不仅做事认真,在待人处事上也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才华过人而锋芒毕露。

所以klein开始会经常带她出席各类场合,渐渐施念结识了不少圈中的大拿,过去可能只存在于传说中,如今也能在同一个场合喝喝香槟聊聊天,就像突然打入了另一个世界。

一开始她还有些没底气,但到后来参加这些场合多了,便愈发游刃有余。

与此同时,也是在那段时间靳博楠在华尔街正式成立了自己的金融公司,为此他还举办了一场非常豪华的晚宴。

当然也特地邀请了施念和她的两个室友,这几年里他和几个合租的姑娘都像朋友相处,大家偶尔会约个饭,或者互相帮帮小忙一起运动之类的,得知他要成立公司自己做老板了,她们都挺替他感到高兴的。

可真正到了靳博楠的晚宴,让她们意外的是,到场的人不仅仅是华尔街的精英们,还有只能在电视上看见的政.客,甚至很多有头有脸的企业家。

本来施念对靳博楠的社交圈还感到微微震惊,后来在alexis提醒下,施念才注意到靳博楠的父母也来了,所以这些人际关系应该是他父母为他提前铺下的路。

可让施念万万没想到的是,当靳博楠的妈妈,那位气质斐然的白人外交官看见她到场后,不仅直接走向她,亲切地叫她“念”,还和她拥抱了对她说总算见到她了,这弄得施念有些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