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桃源农家日常 络缤 1590 字 3个月前

大家现在虽然十分信任常喜乐,可这样的提议对于祖祖辈辈都同一套方法耕种的人来说,难免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常喜乐是弄错了。

“孩子,你是不是记错了?应该是种一年水稻再种一年油菜吧?这样也能让地歇歇,又不至于荒了一年。”

这世界年年在土地上种植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孙婆子小时候听祖辈说以前种地还是轮休的,歇一年种一年,否则会把地给伤了。那时候土地多人口少,实行的还是均田制。

即男子十五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和耕牛同样授田,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可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渐渐不够分了,这规矩就给变了。

而桃源村刚开始种地也是轮休的,可是随着人口的暴涨,土地严重不足,也就不再有轮休这么一说。这也导致村里的地肥力越来越不够,水稻产量明显比从前低了。

所以孙婆子第一反应就是常喜乐记混了,把轮休继承了当年轮流耕种。

常喜乐肯定道:“娘,我并没有记错。油菜对土壤中肥料的利用率低,不会伤到地力。不仅如此,它生长的过程中落花落叶会遗留在田间,肥效反而高,给后来种植水稻提供优良的前作。油茶籽榨油率非常高,仅仅次于莱菔籽,又比芝麻易种收多,这么一来咱们油坊又多了一种油源。”

“这能成吗?我长着大年纪,没听见有谁这么干过啊,你是不是从书里看到的?那书不会说错了吧?”

孙婆子不怀疑常喜乐,但是因为太颠覆她的认知,也就觉得是不是那书写错了。

常喜旺道:“娘,书里咋回出错,你不懂别乱说话。”

这世界对书本是非常崇敬的,而且这里不像后世图书市场发达也比较紊乱,一般能写成书的都不是一般人。那些乱七八糟的杂书是非常少的,这世界印刷术造纸术技术不高,使得书本成本很高,靠卖杂书挣钱很不现实。

常老爹也皱紧眉头,“我之前也听说过在别国有地方就能连着种地,可也只是这么一说,没人能打保票说真有这么一回事。这种地可是大事,要是出错那一年都没有了收成。甚至还会祸害到以后,不能胡来。”

常喜乐明白大家这么谨慎的原因,毕竟是一直以来认知的颠覆,别说在这个信息接收得少的世界,就算是后世,也不能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没有了自己的分辨能力。经验主义虽然要不得,可也不能完全不相信经验。

常喜乐也不敢一来就强制性大规模的施行他所说的,凡事还是要谨慎,不急于一时,还是得一步一步来。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可以先抽出一块地试一试,看看到底成不成。若是成了,咱们以后都可以这么做,也能多些进项,若是不成就那么一小块地,也不碍着什么。”

常喜兴听这话点头道:“这主意我看成,小五既然是从书上看的,按常理肯定是没错的,可这事是大事,咱们先试试也好。要是真能成,这可是大好事啊。”

常老爹这时也点头同意,“行,就这么办。匀出一亩地给小五试试,老大你到时候就按照小五说的做。这活他动嘴皮子还行,动手可是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