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桃源农家日常 络缤 1438 字 3个月前

“嫂子太客气啦,叫我名字就好,叫什么老爷啊。”

常喜乐倒不是谦虚或者觉得称谓太过于阶级分明,纯粹觉得‘老爷’两个字,生生把他给叫老了。

摊主笑道:“那可不成,里正说了,这是规矩,咱们心底明白就成,可明面也这样那就是轻狂。”

常喜乐听此也不再劝,里正这般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过是个称谓自己不当回事,也就不算什么。

“嫂子,给我也来一碗卷粉,我可是好久都没有吃到了这东西了。”

这吃食摊子做的是卷粉也被称之为肠粉,是广州流行的吃食。

肠粉的制作方法并不难,用竹子编的大网筛子上铺一层白布,然后将磨好的米浆浇在上面,放入专门的抽屉式蒸笼里蒸成薄薄的白色粉皮,再在上面铺上馅儿。

摊子上的馅儿有好几种,鸡蛋、猪肉、猪肝等等,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加入,然后卷起来就完成了。食用的时候可以蘸着专门制作的酱料吃,也可以像米粉一样,放入切成碎丁的豆角、大头菜、和葱,放入烫好了两颗青菜,然后淋上猪骨汤。

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后者,因为这口汤很是美味,旅途中容易胃口不佳,比较喜欢汤汤水水的东西。而且还能这汤汁还能配着饼吃,既能填饱肚子,又十分的美味。

肠粉的隔壁就是卖肉夹馍的和鸡蛋灌饼的,只要吆喝一声就行,钱还能一起算。

摊主听了特别高兴,“你等等,这一笼就快蒸好了。我弄这生意这么久,你都没有尝过,我这心里一直没底。”

虽然常家对外并没有说是常喜乐弄出的新鲜玩意,可大家都把这功劳放在他身上。

如今桃源村以及周边村庄的人心里都很坚定的认为,桃源村的有这样的发展全都是因为常喜乐。虽然不少工作其实是别人做的,常喜乐很多时候不过是起个头或者指导一番而已,但是大家依然都算在他头上。

偏偏那些参与之人不仅没有意见,反而还是最为拥护这一观点的。

桃源村的人本就对常喜乐很是敬重,如今更甚了,而现在又考了举人,那威望是谁都比不上的。

“不急,得让给先来的,不能坏了规矩,我今天没事有时间等。”

摊主虽然着急,却也知道常喜乐的脾气,那些规章制度可不是摆设。之前也曾有人不太注意,大家平日随便惯了,养成了不少坏习惯,比如上了茅厕不洗手啥的。在这里可是不成,结果那人出摊的资格就被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