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斗牌(上)

盖世双谐 三天两觉 2360 字 3个月前

后者闻声,便迅速穿过观众席,来到了牌桌旁。

今日的唐维之,着一身劲装,看起来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很显然,他此前的那点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在下见过慕容公子、刘先生。”唐维之先是抱拳冲那两人打了声招呼,随后又应向孙亦谐的目光道了声“少爷”,这才坐下。

慕容籍和刘明看了看他,又交换了一下眼色,两人这时都在心中疑道:“居然是他?”

他们会感到意外也很正常,因为他们按常理推断,孙亦谐若要找麻将搭档,多半会找他的那个智囊薛推,或者就是干脆请一位本地的赌博高手来助阵……却没想到,唐维之这个给西湖雅座看场的“打仔”能坐上来。

那么这唐维之的赌术究竟是什么水平呢?

一句话——老赌徒了。

可能各位都已经忘了,唐维之这个“前崆峒派第十九代大弟子”,当年就是因为好赌、背了不少债,又失手将上门讨债的泼皮无赖打死,才被逐出了师门,断送了大好的前程。

后来他在江湖上颠沛流离,自暴自弃时,也没少赌,只不过他这人还算有底线,他并不像红梅雀那样仗着武功就去为非作歹……

唐维之哪怕是穷到要饭了,也没去祸害过老百姓。

再后来,他实在是饿疯了,跑到西湖雅座吃霸王餐,想被送去坐牢,结果被孙亦谐所收留……而那之后,唐维之便戒赌了。

其实也并没有人去劝过他戒赌,只是他自己觉得好不容易遇上了贵人,有了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千万不能再次堕落。

也正因如此,从一年前开始,唐维之就没有沾过任何和赌有关的东西,哪怕人家说不赌钱、只是让他到牌桌上凑个数,他都坚决拒绝。

但今天,是少爷有令,让他出手,那他自然得破个例。

看到这儿或许有人要说了,就算他是老赌徒,但也是一个曾经输到背债的老赌徒啊,这不就是菜鸡吗?有毛用啊?

那您不妨这样想,这个世界上还有人久赌之下不输钱的吗?

说白了,赌博这事儿,只要长期进行下去,能保赢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开赌场的,一种就是出老千的。

就算有极少数能凭技术和运气在不作弊的前提下于某个技术含量还算高的项目里稳定实现六成以上胜率的人,这种人也只是凤毛麟角……相当于现代的麻将职业选手。

眼前这生于赌博世家,号称“赌霸王”的慕容籍,也就是这个水平了。

比这还高的,那就真得是超能力者、老千、或者赌神了。

因此,凭唐维之那“老赌徒”的技术,过来给孙哥打打辅助,实已足够。

与其担心他的赌术,不如担心一下他那“脸上藏不住事儿”的毛病,毕竟他当初输钱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这个“表情管理”的问题。

至于孙亦谐为什么不临时从赌场聘请一个“高手外援”来,也很简单——信赖问题。

你怎么知道你找的人不会提前被对方收买?你又怎么知道他会不会托人买外围赌自己输,然后故意来演你?

看过香港赌片的人都懂啊,像这种重要的赌局,跟自己搭伙的人,技术是其次、忠诚才是首位。

“少爷,您的豆浆。”不多时,侍从就把一碗热腾腾的豆浆从楼下送了上来。

孙亦谐接过碗,马上就吹了吹,并浅尝一口,感觉温度还行后,他便提起嗓子朝屋中的众人言道:“诸位,抱歉让大家久等了,今日诸位愿来为我和慕容兄的这场赌局做个见证,孙某深感荣幸,在此我以浆带酒,先敬各位一碗!”

他这句说罢,屋中宾客也都纷纷举起手边的茶杯或酒杯,七嘴八舌地客气了一阵。

接着,孙亦谐便一仰脖子干了一碗豆浆,那些客人们也都干了一杯。

放下碗后,孙亦谐就道:“那么事不宜迟,慕容兄,咱们就开始吧。”

“嗯。”慕容籍闻言,即刻转头看向刘明,“刘先生。”

刘明得令,便把自己随身带着的一个木盒放到了桌上。

这也是双方事先说好的,除了赌博的项目由慕容籍选择外,当天的赌具也会由慕容籍那边准备。

所以,刘明这会儿拿出来的盒子里装的,就是今天要用到的麻将和筹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