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新维度

星辰之主 减肥专家 4516 字 3个月前

从殷乐这个角度,似乎又看到了那冷酷的毒蛇竖瞳,充斥着浓重的非人感。

顷刻间,开口的勇气泄尽。

殷乐也好,蛇语也好,都垂下眼帘,躬下背脊,只盯着身下的榻榻米,有如雕塑。

所以她们并未看到,再度开裂的镜片后面,罗南的阴沉面孔又有了微妙变化。

罗南感觉到了,“透镜”正微微发热。

刺激它的元素,意外地非常遥远,远在重重时空壁垒之后,在“透镜”本体所在的雾气迷宫“树洞”空间里。

就在那里,来自雾气迷宫各个角落的信息洪流,仍然是那么混乱和狂暴,可是作为“树洞”中枢的“透镜”,对一应信息的筛选效率,有了一个明显的加速,相应的消耗也大幅增加,以至于影响到了地球时空。

貌似,有什么线索暴露出来了

罗南伸手触碰镜片,本已经极度脆弱的结构真的顶不住了,瞬间粉碎,化为浅淡的水汽,消于无形。

罗南哪还在乎这个,他的注意力分成两股,一股返回到“树洞”空间,另一股则停留在虚脑系统内。然后他就看到,虚脑系统的信息窗口,正进行新一轮的刷新,且重复了早先的步骤

“确权审查程序启动,链接天渊镜像系统,链接中继信号,信号未链接”

中继信号

哪有这么巧合的事儿

想想外接神经元的来路吧,它正主动链接的这股信号,与雾气迷宫的混乱信息流,定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罗南霍然站起,这样的大动作,让一侧蛇语、殷乐都抬头看过来。罗南根本没心情理会她们,转身就往主卧室走过去。

两步路的功夫,罗南已经转了很多圈儿念头接收信号、网络链接这类功能,印象是有设置选项的

找到了

罗南很快就找到了虚脑系统中,有关信号链接的具体设置,并调出了详细的可视化窗口。

半懂不懂的界面上,信号强度的细节信息清晰呈现。具体的专业计量单位看不明白,不过温度计式的条框图形、分级节点,还有对应的颜色配置,傻子都能理解。

上面那些先不说,最底部的黑色区域,以及相邻的红色区域,显然就是指无信号和低弱信号了。

代表信号强度的指针,就在两个区域晃悠,没有任何提升的迹象。

地球时空的干扰因素还是多了,要回去

木质摩擦的声音响起,主卧室的竹纸格子拉门,感应到他到来,自动开启。

罗南大踏步进入,不等拉门重新闭合,他的身形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夹心领域”的转换流程,也就在蛇语和殷乐眼前,泡沫般消失。

拉门闭合。

隔了五六秒钟,殷乐终于吐出憋在喉咙里的那口气,无意识笑了一下,算自我调节了

“总算游艇还好。”

好吧,这话一点儿都不好笑。

罗南通过“夹心领域”,直接跳转进入雾气迷宫的“树洞”空间。

乍一进来,属于物质世界的噪声就消失了。风声、水声、呼吸声,还有游艇电机的低鸣,都抹消一空。

可是,这里并

不安静。在某个层面上,这边更嘈杂、更混乱。来自雾气迷宫深处的信息洪流,99没有任何规则可言,就这么一窝蜂地涌入。

人类本质上是经验动物,依靠经验产生想象力,构建基本认知逻辑。对于无法纳入经验范畴的信息,全不理会也就罢了,强要理出头绪,长时间接触处理,绝不像罗南此前告知瑞雯的那般,永远是趣味盎然。

在“树洞”工作,冷静、平和、耐心,是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罗南强忍着心中的燥意,在狭小的空间内,绕着中央“透镜”的本体,慢慢地走了两圈儿,其间做了几次深呼吸,调整状态。

两分钟后,他才重新定位到虚脑系统的信息窗口。然后便看到,与游艇上相比,信号强度指针略有提升

略有。

下探到黑色区域的次数明显减少,可大多数时候,仍然还是在红色区域浮动,也就是还属于“信号微弱”状态。

而且,大概是链接失败次数过多,系统还刷出过询问是否中止的弹窗。好在罗南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虽然有些失望,仍果断予以拒绝。

“沉住气,情况在好转。”罗南对自己讲。

事情要从两方面考虑。

目前,“树洞”对外接神经元的信号链接没有形成大幅增益,可反过来呢

信号链接会对“树洞”造成什么影响

罗南将意念投射到“透镜”之上。受灵魂力量干涉,“透镜”从透明晶体状态,逐步变形着色,形成了星云状的结构。

所谓“星云”,一部分是真实信息的映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反映了罗南对收集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在罗南心中,雾气迷宫共分为两层

一层在内,一层在外。

外层,就是罗南和宫启曾移动、交战的破碎空间,亿万领域碎片“飘浮”其中,形成狂暴、浑茫、不可测的“沙暴”。已经不具备规则上的建构能力,以罗南的能力,可以相对从容地将它们排列组合。

罗南可以做到,地球所在的本地时空,其具备的庞大引力规则作用,当然也能做到。于是,有一部分“外层的外层”区域,就建构成了“云端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讲,雾气迷宫的“外层”,也是依附于地球本地时空运转的。所以,在云端世界,其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球差别不大,体现了规则上的依附性。

可是罗南研究的方向,从来都不是“外层”根据他的理解,所谓“外层”,不过是抛射出来的“废弃物”,是遮蔽真实的迷障。

雾气迷宫最具价值的,或者说它的真实面目,只有最深处的“内层”区域,那个未知的结构核心。

从父亲“双螺旋”图形体现的长期观测结果,以及罗南这几日的观察对照上,几乎可以确定

核心区域,有两种规则体系在碰撞。

剧烈的冲突,导致时空环境大幅扭曲、断裂,其烈度超乎想象,更形成了重重叠叠的屏障,遮蔽了核心区域的真实面貌。

如此极端环境,观测起来难度太大。至少到六年前为止,他那位老爹都没有成功过,

“树洞计划”的产品,也从飘洋过海的风帆,变成了环绕侦测的卫星。罗中衡后期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来解析“星系碰撞”区域放射出来的信号。

对罗南来说,“树洞”已经很高级,可面对核心区域的复杂环境,就变成了一个老式收音机。作为操控者,罗南只能不断“手动”调谐调准调覆盖,以期获得更清晰准确的信号,没有别的更高效的手段。

问题是,老式收音机就算是“手动”操作下探到底层,来来回回也就是那几个电路和元器件,所接受的音频信号更具备清晰的规则和秩序。

罗南操控“树洞”,基本建构的复杂性不必多说,还需要调动全副心神,捕捉来自各个层面、各个维度的信息流,从一片混乱中梳理出逻辑线索

罗南也在琢磨更高效的解析方式,想找一个自动化、半自动化的解析手段,让这些必须由灵魂力量感知的细节,转为物质层面的仪器可以收集分析的信息。

他想从“造物”下手,但思路并不是特别清晰。而就在此时,外接神经元的“信号链接”,就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

这形容,恶心了点儿,却贴合本质。

有自家老爹背书,外接神经元与雾气迷宫,二者的关系已经昭然若揭。只是找不到更为实质的联系直到“信号链接”出现。

罗南几乎可以认定,外接神经元所接受的信号,就是来自于雾气迷宫的“核心区域”;最重要的是,这类信号一定具备某种可以解读的规则和秩序。

目前罗南仍搞不太清楚里面的细节,外经神经元能感应到的信号,他感应不到;外接神经元对信号的解析逻辑,他也是一头雾水。

就好像普通人无法察觉时刻穿透身体的电磁波,相应电子产品却能充分利用。

这代表什么

往坏了想,这仍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题仍

然得不到根本解决;

可往好了想,这却代表罗南触碰到了另一个信息维度。即便不了解里面的逻辑,却能根据系统显示的链接状态,对照信息洪流做出一定方向的筛选。

即便这种筛选,注定是“撞大运”式的,却大幅增加了成功的概率。

就性格而言,罗南有些研究者的坏脾气,还有些哲学式的理想化,凡事都想究根问底,且总想集成出一个放之万物皆准的“普遍真理”。

但今天,他就要做一回唯结果论。

外接神经元内嵌的信号接收模块是怎样,其解析逻辑如何,他全不管。他只要虚脑系统显示“链接成功”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