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苏木也是懂阴阳的

肖春生惊喜,随即又挠了挠头。

师父说的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等我姐下班,就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等肖叔叔回来,我请你们吃饭,给肖叔叔接风洗尘。”

“哎,谢谢师父。”

贺红玲和赵小惠左看看右看看,插不上嘴,干脆就将注意力放在饭菜上。

馒头没什么两样的,白面馒头蒸的时候肯定放碱面了,略微有点发黄,但吃起来是越嚼越香。

饭菜有肉有油星,味道也不错。

部队的食堂都是大锅饭的能手,味道上可能没那么精致精细,但要说口感,绝对符合上品家常菜的标准。

“春生,认识手艺好的木匠吗?吃了饭去找个来家里量一量尺寸。”

“师父,你要换床啊?”

大院里住的大多都是铁架子床,家家户户没什么区别。

因为最初都是后勤集中配的。

用料扎实,结实耐用。

“嗯,以后她俩住在这里,我要是不过来,你给照料着点。”

“知道了,放心吧师父。”

肖春生忍不住看了一眼赵小惠。

脑门三个黑色的大问号。

这么快就换人了?

还顺手把师父给拿下了?

赵小惠这女人,不简单呐。

肖春生不理解师父苏木对年轻貌美姑娘的渴望,也不理解男人至死爱美少女的固执和专一。

毕竟肖春生还是太年轻了。

苏木虽然没老过,可他现在正在经历身边人逐渐老去,更新换代的关键点。

吃完了饭,赵小惠和贺红玲麻利的开始收拾,苏木喊了肖春生一起下楼。

“我还有别的事,待会儿你帮忙看着点。”

“好嘞。”

肖春生迎上了来找他的陈宏军几个,跟苏木摆手。

“春生哥,待会儿去哪儿玩啊?”

几个人都是无所事事的主儿,凑一块不是扯闲篇子就是到处游逛。

“去牛木匠那边一趟。”

哥几个也都没问为啥,调转车头就走了。

四个小伙子一人一辆自行车,比往常聚集的人群里少了叶国华。

其实这也挺好的。

万一喊来了木匠跟着去了苏木家,再让叶国华看到跟师父居家过日子的贺红玲……

叶国华还不得崩溃了啊。

……

苏木去了潘家园。

今年开始,已经有不少的门脸又开始办起了古董文玩的营生。

虽然没到络绎不绝的程度,可也再不是门可罗雀。

当地人游逛的不多,倒像是汇聚了一大批驻留京城的老外。

苏木在这边有好几套房产,他打算拾掇出一个院子,让王胖子住进来。

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闲着也是闲着,让王胖子占着,比让外人占了还不落好更让心里舒服。

胡同口的东南角,是个二进的独门独院,占地350平,倒座房有两间是改造过门头房的,后来供销社弃用,十多年前安排进去了住户。

一个院子最多的时候住了8户人家。

现在还有两户人家滞留没走。

这都是房管局反馈给苏木的信息。

苏木进了院子。

“哎,这位同志,你找谁啊?”

院子影壁墙后面有颗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树底下有个带着老花镜的苍发老太太正在纳鞋底。

“听说有屋檐破损要维修,我过来瞧瞧。”

“哦,您是房管局来的新干事吗?喏,就是那间,眼瞅着下场雨就要漏了,得赶紧修……”

苏木顺着老太太指的方向望去。

东厢房的北边房檐北砸破了,上面还有半块青石砖斜着镶嵌在那里。

“老太太,看样子是被人丢砖头砸破的?”

“那我就不知道了,小孩子调皮,可能是丢着玩弄的吧。”

“老太太,您住哪屋啊?”

“我和我老伴住北屋那两间。”

正北屋的玻璃窗户上,贴着的剪纸贴画犹在,窗台很干净,里面隐隐看到有翻开的书本,还有几盆绿植在生长。

苏木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看了看实际情况。

这个小院的北屋有三大间,两侧各有耳房一栋,现在一间是闲置的,两个耳房都堆砌了杂物。

西厢房的屋门上也挂了纱窗帘子。

这就很不应该。

俗话说破家值万贯,既然搬走,大概率什么都不会留的。

纱窗明显还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