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谁把我的小黑柴打了

姚冬也听到了,但是并不打算去管,不管这是无意而为还是心理战术,他必须以一个专业的心理素质去面对。这次他仍旧戴着漂亮的耳坠上场,选择颜色鲜艳的泳帽,然后抬腿踩上了出发台。

一整排的人都上了出发台,新闻社直播间的解说员说“50米男子蝶泳即将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总所周知,50米游泳考验的不仅是爆发力,还有每一位选手的肺活量。一口气游到底,短短的二十多秒里身体会榨干最后的氧分子。如果有兴趣的观众朋友也可以跟着他们一起憋气,深度体验濒临窒息的感觉”

电子哨声响起,姚冬弯下了腰。

萧行和陶文昌紧紧地盯住了姚

冬。

哨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

游泳比赛的前摇期特别短,不像跳水还有将近十几秒的准备,节奏全部掌握在发令员的手中。观众刚刚拿起手机拍照,选手们就已经入水,场上开始播放有节奏的动感音乐,池水中的水花却没有飞溅起来。

在50米短游中,前十几米的潜泳变得至关重要,成为了决定性因素之一。所有人都在水下开展一场安静的“厮杀”,要比别人多游一点,同时也要考虑身体的承受能力。

身处一片冰凉,姚冬低头猛进。他的手伸向正前方,手指尖成为了破开水阻的武器,修长的身体变成了流畅的海浪,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行。

教练组还是那些人,罗锐这次来主要是再盯一下姚冬的50米,如果姚冬能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那么他将在这个项目里如鱼得水。他们都很看好他,这块风驰电掣的金牌必须留在本校。

伴随着观众们的喝彩声,姚冬出水了。他放弃了换气,身子和水面像是打成了某种默契,必须黏在一起。水花成为了他这时候的衣衫,盖住了他的后脑勺和后背,只能隐约看到小红帽在水中沉浮。

他仍旧是出水最晚的那个,游速仍旧以“迅猛”闻名,一出水就要领游。

“不愧是小野马啊。”郭文康松了一口气,“你们看公众号没有,好多人叫他小野马呢。”

“就以为他总喜欢带头游”张兵问。

“可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先比你们快再说,挺有意思。”郭文康的目光和技术检查员同步,时时刻刻关注着本校的学生,“韩俊迈和禹锐其实也很不错了。”

罗锐却指了指水面“但是现在苗博易的状态更猛,和去年相比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苗博易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去年超越了50米蝶泳男子一级运动员线,可是现在他的游速可以和姚冬不分上下了。大屏幕上是8条泳道的鸟瞰视角,教练们在心里拉出了一条水平线,现在领头的不止是姚冬,还有这个苗博易。

“进步真快。”罗锐忍不住赞叹。

水里的姚冬也感受到了这股压力,因为苗博易和自己的泳道相邻。他出水时苗博易并没有追上来,可是在接下来的20米里他就游上来了,像坐了火箭。

所有的视角都在水里,具体两个人谁快谁慢并不清晰,除此之外还有本校的对手姚冬再次顶起屁股,等待臀部的下落,再弹起后腰。

50米游泳比赛非常快,转眼就到了最后10米,姚冬太熟悉这个项目,凭感觉、凭划臂次数就知道快到头了。如果在平时让他屏住呼吸半分钟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可是在真正的比赛中,前25米左右,这口气就完全耗尽。

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极其费氧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在嗷嗷待哺,问他要氧分子。红血球在血管里乱转,乱窜,想要给各个器官送氧,可是源头都已经掐断了,哪里送得上去。

闭气,姚冬强忍住想要大口呼吸的欲望,和呼吸的生理反应作

斗争。

不让自己憋死是每个人的本能,可是偏偏50米

游泳就是和这个本能相反,但不呼吸的话,游速比抬头吸气要快很多,水流过身体的触感异常强烈。姚冬的后颈一直维持在平直的状态,压住,压住,再压住,绝对不能抬头。

不能吸气,吸一口就完蛋了,一切等比赛结束再说。

“最后5米”解说完全兴奋起来,“现在4名选手齐头并进,究竟最后的金牌花落谁家呢请大家拭目以待”

呼姚冬在触壁的刹那赶紧出水喘气,肺部都要憋炸掉了,比赛结束了吗是的,结束了可是他的耳朵又一次进了水,憋气憋得脑袋发胀。但这就是他的项目,他早就熟悉了种种不适。

竞技体育哪有舒服的根本没有

大屏幕上还没有给出真正的排名,陶文昌看着姚冬,拽了拽萧行“诶,你说小冬赢了没有好像两个人同时抵达啊。”

然而萧行却没有给他回应,反而是站了起来。

“你怎么了”陶文昌这才注意到萧行的异常举动,表情凝重,双拳紧握,两只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学校的大屏幕。大屏幕上刚好是姚冬的特写镜头,小红帽配上亮闪闪的耳坠子,正在大口大口地喘气。

黑亮的眼睛像被水洗涤过,眼睫毛挂着透明的水珠,可怜兮兮地趴在漂浮球上,像是一条落到水里的小黑柴。

“你看什么呢”陶文昌问,察觉出有点不对劲了。

萧行的拳头一紧再紧,全身每块肌肉都跟随着一起紧绷,这回太阳穴的青筋是真的绷出来了,扎实的手臂肌肉上血管凸棱。

姚冬额头上是不是也有一道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