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旧伤复发不老实

解说员发问,场上安安静静的仰泳已经进行过半,袁亦秋的顺序排在第4名,并不占优势。

“因为这是男女混合的特色,对顺序没有规定的性别要求,不卡这个,只卡泳姿。只要泳姿顺序对了,这一棒你可以让女生上,也可以让男生上。所以经常会看到两个性别的运动员同台竞技,这在游泳项目里是唯一的一个单元。”

“这样安排的话万一第一棒落后怎么办呢”解说看向屏幕,袁亦秋和李喜珍正在争夺第3位。

“这不要紧,因为每个队的性别比例一样,这是一个合作项目,不仅考验运动员的体能,其实更考验每个队的教练能否合理安排最佳人选。”魏春歌说。

被合理安排在第二棒的姚冬顺利入水,在强敌夹击之下袁亦秋冷着脸为他争取到了第3的位置。这本该是一次非常轻松的入水,可是从他刚结束潜泳开始,有什么

地方就不对劲起来。

休息的时间太短了,手臂仿佛还停留在砸击水面、震得发麻的状态。四十分钟前的蝶泳比赛多多少少还是影响了他的发力,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疲劳。

但在比赛中,谁都疲劳,累的人不止自己一个。游泳赛事向来就以“又长又累”闻名,一人身兼多项,预赛完了决赛,车轮战、淘汰制轮番上场,一赛就赛好几天。姚冬在水里快速地调整好心态,目光坚定地朝着他的转身点游去。

他速度慢了点,这是萧行站在跳发台上的第一感受,但是也能充分理解。好在姚冬刚刚参加的是50米蝶泳,要是200米蝶泳,现在抡胳膊恐怕都费劲。

虽然慢得不明显,但教练们同样注意到。

罗锐目光精准“小冬他有点歪了吧”

都是专业运动员,歪也不会歪到哪里去,就那么一丁点的偏转还是没法逃离专业人士的注视。张兵和方行其实也看出来了,

只是不提,好在小冬的偏转马上回归直线。

他左胳膊是不是有旧伤罗锐记得每个孩子的伤势。

有,以前就严重拉伤过,左肩胛骨也有劳损。”张兵看过每个学生的复检报告。

罗锐回归沉默,心里有个不好的预感。小冬刚刚是整个路线往右边偏移了15度左右,这说明他同时用力的左手臂没跟上蛙泳划水的劲儿,右臂瞬间发力超过了左臂才引起了偏移。由此可见,小冬的旧伤在最不该复发的时候,复发了。

这个15度角的偏移自然也逃不过萧行的眼,姚冬就在他的正前方,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看到。姚冬左臂的伤他比队医还清楚,第一次康复刚好贯穿初三冬训全程。

加油,你只要正常发挥游到我这里来,我一定能把名次追上去

等到姚冬靠岸,萧行迅猛地入水,教练们松了一口气,好在小冬迅速调整好节奏,所以他们的名次并没有往下掉。大萧今天上午没有比赛,以百分之百的体力进行第一轮蝶泳,势如破竹,瞬间把排名追到了第2位。

葛嘉木在台上疯狂地挥手“张琪苒张琪苒”

张琪苒听见了,老铁你闭嘴吧,平时训练就你嗓门儿大,这会儿还不消停。葛嘉木当然要喊了,最后一棒可是他们自由泳,收尾工作至关重要。

好在张琪苒也没有让大家胆战心惊,作为本次世锦赛的第一枚金牌、首体大队伍的第一金,她在自由泳方面展现出了超出平时测试的成绩。许多人都会经历这样的事,自己的最高速度不在个人里,反而在团体里。因为个人时没有团队压力,混合接力时一举一动都关乎整支队伍,所以更容易拼出最佳。

姚冬的短暂失误只是一个小小插曲,并没有给整队造成不可挽救的落后。等到张琪苒最后摸到计时器,飞鱼队以甲组第2的成绩稳稳出线。

“以前出个线我就好激动了,现在出个线像玩儿。”方行又擦汗又喝水,“看来今晚小冬注定要累了。”

罗锐的脸色不容乐观“中午让他去找队医,还有7个多小时的休息。”

赛中出现旧伤复发或者新伤已经是家常便饭,连姚冬自己都没当回事。他只知道下午还有本次世锦赛最重要的两场,是收官之作,等晚上的男女混合结束,他这回的杭州比赛之行也就完美落幕,画上一个句号。比赛到了现在,所有的人都出现了中后期的疲软,到了中午也没有前两天的激动,大部分人都在酒店里趴着,而姚冬则跟着教练到了队医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