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董卓传(十一)

收集末日 晶晶小魔仙 3434 字 3个月前

于是,她现在只能在董家的后花园看着那两个小姑娘各自端着一碟点心互相投喂,不过令张婕略感奇怪的是,董家仆妇和丫环只会在点心吃光前飞快地撤掉盘子上新的,完全不停留,更别说照顾她们了。

“不就是因为我们的道徒数量多了些,影响力大了些吗”少女无聊地踢着鱼池边的石子,“我已经让大家尽力收缩了,怎么还会这样”

身着粉色衣裙的董白又吃掉一盘点心,忽然歪头看向张婕手中的杏黄旗,略显疑惑地眨眨眼睛,然后看到它又闪烁了一下,于是跳下石凳带着黑裙的吕玲绮啪嗒啪嗒地跑近观察。

“嗯什么”发现自己被两个女孩围观的张婕举了举杏黄旗“这是父亲赠给我的,好像有不少能力,而闪黄光的意思是有敌人接近”

张婕略感诧异地抬头四望,而董白继续盯着越闪越快的杏黄旗,似乎想张嘴,但被吕玲绮扯了一下而停下了。

“当啷”一名来送点心的丫环端着盘子栽倒在地,背后露出一名全身黑衣,以黑巾遮面的女子。

“呵呵呵”那女子声音低沉地笑道“董凉州果真窝藏了太平道之人,还是道祖张角的女儿,真是不虚此行。”

“你是谁”张婕擎起她的杏黄旗,在身前撑开一道半圆形的橙黄屏障。

“东家真是太过小心了,为防止侦查后宅被发现而惹怒董卓,还特意挑选的女子。”

“有这个罪名,即使来的是男子他也无话可说吧,现在怎么办把这三个小丫头带回洛阳”

另外两道声音响起,张婕的两边侧后方各自也出现了一名黑衣女子,她慌乱地来回摆动橙黄屏障,却无法护住全部的角度。

“别费力了,小姑娘,我们自有消除你那太平秘术的办法。”一名黑衣女子在张婕把“屏障”转向她时,抬手投出了一把褐色粉末,令那“屏障”只是略略一闪便直接消失。

张婕手中的杏黄旗上的亮度仿佛生气般开始增大,但半途顿了顿,似乎想到了什么般又悄无声息地暗了下去。

自以为胜券在握的三名黑衣女子正姿态悠闲地闲聊着。

“这些小女孩或许有点本事,但不足为虑,那么,带走之后要不要留个名字”

“留什么貂蝉到此一游吗”

“那可”

啊呜

轰碰

随着一声巨响和一阵突兀出现的黄烟,张婕面前出现了一个没有双腿,凌空漂浮,身缠黄色缎带的怒目金刚,但那三名黑衣女子却不见了踪影。

公元184年

西凉武威,刺史府。

“西凉马家”

“并州有使者到”

“成家酒店来人”

“主公”

自从领悟了某种奇怪的“预言类无双”后,董卓便喜欢上了“聚集大批手下议事或宴会,自己高坐上首远远听着”这种处理政事的形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属下具体讨论的内容大都与己方势力最近或未来的计划有关,出现“预言”时有很大可能与之相关,在需要自己做决断时,有“预言”参考,会更加容易。

但坏处在于,如果某个关键预言需要用的字或谐音不在他们的话题之中,就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过,比如“赵云来访,与张辽结为好友,共同击破一起朝廷与匈奴勾结要对付太平道的阴谋”这种事,董白和吕玲绮要互相说多少句话才可能用最精简的语句拼出来更别提那两个小孙女根本就不怎么喜欢说话。

另外一个坏处就是,如果谁有事禀报而离得太近,“预言”便会直接中断,就如此刻。

董卓转头看了看声音传来的方向“哦,是文和啊,何事”

想必,不会有什么坏消息,这次的预言虽然中断,但“马到成功”四个字是跑不了的。

贾诩留着翘起的小胡子,包着奇怪的绛紫头巾,身披羌人中游商常穿的百纳裹衣,腰间挂着像是套马索又像钩镰的古怪武器,这打扮完全是经常往来于胡汉之间的狡猾商人或者掮客,若对不知情的人说他其实是个算无遗策的谋士,大概要被嗤之以鼻。

不过,他本人也确实更倾向于在前线临机应变甚至亲手布置某些计策所需的陷阱,如果根据“顾后”这个称呼来推断他总是呆在后方掌控全局,只怕要吃大亏。

“文优正在给此次劫囚行动的参与者讲解计划,想必能顺利达成主公的目的,”贾诩指了指远处正在对着地形图向一干武将说着什么的李儒,继续说道“我提前来跟主公补充两句。”

别人还没来汇报,他就要“补充两句”,是吃定了李儒想不到吗董卓有些想笑,道“讲来听听。”

“在确信会有匈奴骑兵支援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趁机破坏十常侍与匈奴之间的关系,”贾诩道“十常侍不易上当,但头脑简单的匈奴诸部落则不然,主公可选出来自中原的将士与游侠,再使相貌相似者打扮成那押运队统领的模样,在匈奴援军被击败逃走时断其后路,属下会主动出现,但将无意间被他们看到那名统领,而后放走这支匈奴的首领,并严密拦截他们互相联系的信使,则大事可济矣。”

“唔”董卓思索起来,把韩遂交给贾诩之后,他在边境多有布置,知道一些异族的相关隐秘也毫不意外,但这番应对听起来略显突兀,似乎少了某些前提

“主公。”此时,身穿文士袍的李儒也与那些武将交代完毕,走近向董卓汇报道“我等经过商议,认为那押运统领非但没有立刻启程,反而在酒泉逗留,多半是在等候援军之故,想必除了被击溃的那支匈奴外,又有一批援兵正在路上。”

哦,这是前提之一,董卓点头,示意李儒继续。

“他们的行程完全没有保密,或者说,生怕别人不知道一般地四处宣扬,据属下推测,其一是想要吸引太平道余党前往劫囚,其二也是想扣主公一个结交匈奴和钦犯的帽子,所以,我们应当严加防范匈奴入侵,并派出重兵拦截那支队伍,但绝不留下参与太平道劫囚行动的证据,甚至还要在事后对他们进行救援,让他们找不到任何借口,顶多是一个治下不严而已,对此,属下已有数策安排,只需主公同意,便可依令执行。”李儒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