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三章 再到圣彼得堡

李谕说:“过不了多久,中国人都会是这个样子了。”

只可惜门捷列夫看不到那个时候。

门捷列夫说:“自从使用你给我介绍的新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方式,我收到了许多赞扬声音,不少刚刚学习化学的学生也能够很快掌握,实在是帮了我的大忙。”

“有用就好,”李谕笑道,“以后要是将它普及到世界各地的话,教授不会反对吧?”

门捷列夫道:“当然没有问题,我同样希望更多人知道如此优秀的化学周期表。”

顶级科学家的胸怀还是很宽广的。

李谕又说:“来这儿我还有一些问题想要向教授请教。”

门捷列夫说:“请讲。”

李谕说:“我想请教一种消毒制剂的制造。”

“消毒?”门捷列夫问道,“原来你依旧关注化学领域。”

李谕说:“我不懂得具体的操作,毕竟对于化学没有过多研究。”

李谕给门捷列夫讲了讲碘伏的一些特性。

门捷列夫仔细思索了一会儿说:“碘的制备没有难度,但如何想要让它如此稳定确实是一件难事。似乎可以用到一些表面活性剂,不过我并没有把握。”

门捷列夫已经猜到了方向,但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谕说:“今后还要多向教授请教一二。”

门捷列夫说:“这是件造福人类的好事,我会多多留意,有进展就发电报联络。”

李谕说:“有劳教授。”

门捷列夫叹道:“你的提议非常好。如今东边与日本的局势、西边与德奥的局势都让人紧张,恐怕免不了战事。有战事就有无辜的战士受伤,若是可以做出能够更好的消毒试剂,便能多救活许多年轻生命。”

李谕赞道:“教授仁者之心。”

现在沙俄确实两线都有压力。

某种程度讲,日俄战争也影响了世界走向。

俄国东扩受阻,就加剧了与德国、奥匈在东欧的矛盾,间接影响了一战爆发。

历史环环相扣,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有因不见得有果,但有果必然有因。

门捷列夫又说:“以阁下的成就,我想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到瑞典拿到诺贝尔奖。”

李谕笑道:“连教授都拿不到。”

门捷列夫说:“你与我不一样,你来自中国,对于西欧来说没有任何威胁,甚至他们还会乐于授予你。”

此后欧美一会儿*****一会儿又中国衰退论的,很是有点那啥的意味……

但这也是说明你强大了,别人不得不重点关注一下你。

而二十世纪初,的确是没威胁,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感觉更让人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