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说动老残

詹天佑要留在塘沽,去找梁敦彦继续研究后续交接,李谕则直接返回了京城。

他开始盘算前往敦煌需要携带的东西,首先就是银子以及两部无线电设备。

这一年多下来,国内虽然还没有足够多的基站,但大城市基本都购置了李谕的无线电设备。西边的西安、兰州府衙也均有配置。

另外,李谕又联系了霍元甲,让他带上一队镖局一同出发。

忙里忙外时,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的儿子王崇烈来找到李谕。

——又是坏消息。

从他的口中得知,刘鹗出事了。

事情与铁路有关系,近代中国有几条最重要的铁路线,其中自然包括京沪铁路。

京沪铁路由于需要跨过天堑长江,所以其实北段修到了浦口。

因为有浦口火车站,浦口的地位在近代挺重。刘鹗早年间在浦口买了一块地皮,刚巧这里要开商埠,地皮价格瞬间翻番。

但当地有员外希望用原价购回土地,刘鹗自然不干。

这个员外郎就找出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当年有灾情,刘鹗从俄国人控制的粮仓中买米赈灾,员外就用“私售仓粟”的罪状告了刘鹗。

这名员外在朝中的关系还挺硬,迅速就给刘鹗定了罪,要发配新疆。

历史上,刘鹗最后也是死在了乌鲁木齐。

李谕连忙找到在京的唐绍仪,看他能不能想想办法。

唐绍仪想想后给李谕出了主意:“发配已经无法挽回,但如果可以买通甘陕总督,倒是可以让他不必去那么远。甘肃已经是天高皇帝远,没人会继续过问他到底有没有到新疆。就算问,你说到了他们也无从查证。”

李谕大呼妙计,正好唐绍仪与陕甘总督的儿子关系颇好,两人是外务部的同事,于是帮李谕写了一封信。

李谕带着信找到了关押着的刘鹗。

刘鹗此时心情很差,他还有好多事没有做,但莫名其妙背上了这么个罪名,只能全部放弃。

刘鹗见到李谕后,喟叹道:“疏才,想不到我命途如此多舛,以后怕是不能再见面。”

李谕说:“老残兄不要如此悲观。”

刘鹗苦笑:“悲观?当然悲观,我对当今局势已经失望透顶!”

李谕说:“其实西北边陲不是没有事情可做,老残兄去了仍大有可为。当年河西走廊、西域三十六国何等繁荣,留下的金石宝贝数不胜数。”

刘鹗是个金石大家,只能用他的爱好点燃一下其热忱之心。

刘鹗听后确实眉角有所舒展:“不知到时有没有自由之身,能不能够带去我的工具与材料。”

李谕拿出那封信:“我已经帮你求到了一封信,可以让你留在甘肃。实际上,我也想去一趟甘肃,有一个地方你必然会很感兴趣。”

李谕把敦煌的事情讲了讲,刘鹗果然来了兴致:“好!我已经看够了京城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去西北边陲做一辈子研究,远离世俗烦恼,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