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山巅一寺一壶酒

李谕说:“不至于,技术进步而已。价格低了,更多人就可以留存影像。”

“这样听起来似乎是好事,”梁启超说,“国人太应该多多接触新鲜事物,半个世纪过去,还是无法睁眼看世界。”

“由少及多是个长久的过程,先让知识分子接触,便会自发宣传。将来国人达到洋人的水平不是不可能。”李谕说。

“难啊!”梁启超喝了一口茶水,“中国的大患不在于外国列强以我为牛马,而在于同胞自认为是牛马,自以为是奴隶。”

李谕说:“如果人人能够接受数年新式教育,何愁国之不强。”

“不仅仅是教育,还应该深刻改变国人数百年以来落后的国民性。”梁启超说。

梁启超算是最早提出“劣根性”的人,对后来的鲁迅颇有影响。

李谕说:“梁先生的话让我想起了曾经一本叫做《丑陋的中国人》之文。”

“哦?”梁启超放下茶杯,“好有深意的名字,我怎么没有看过这篇文章?”

李谕只能随口解释:“我是当时在德国时随意看到,具体出处也忘了。”

“可惜!”梁启超叹了口气,“不然我真想翻译一下,然后好好发表出来。”

李谕笑道:“没什么可惜的,因为这是一套合集,其中第一册叫做《丑陋的美国人》,然后还有《丑陋的日本人》等。”

“啊?”梁启超更震惊了,“原来不止我有这样的想法,但我此前去美洲,所见美国人并谈不上丑陋。”

李谕说:“或许是比较出来的,也可能是待的时间还不够久。”

后来《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有些被过度解读,很多并没有鲁迅能耐的人借题发挥。

而且作者柏杨的确是先看了早发表接近30年的《丑陋的美国人》一书,才回头写了《丑陋的中国人》。

名字都挺相近不是。

后来也真的有《丑陋的韩国人》、《丑陋的日本人》等,真的蛮像系列丛书。

初衷当然都是为了警醒世人,不过这种以毒攻毒的手段需要十分高明的操作。

梁启超说:“能不能找到报刊原文,或者转述一些内容也好。”

李谕想了想说:“我只记得‘丑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丑陋而不自知’一句。”

“好!”梁启超拍了拍桌子,“我想到今天回去写什么了!”

梁启超当天回去后,才思泉涌,迅速提笔写好了一篇文章。

这篇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文章仍旧算是休战性质,因为是革命派也赞同的观点。

梁启超的意思传达得很明确了,不过章太炎并不买账,继续发文抨击梁启超所坚持的改良主义。

因为章太炎想看到的是《民报》革命派的胜利,而不是仅仅休战这么简单。

算起来,两边差不多分别写了六七十万字。

章太炎有帮手,梁启超可没有,笔杆子都快秃了。

梁启超有点后悔此前自己说的“自今以往,有以(革命)主义相辩难者,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吾乐相与赏之析之”。

现在哪还有心情“赏之析之”。

梁启超感觉自己实在太累了,但他没法休息,因为康有为又来信询问日本的情况,尤其是关于他与革命派论战的输赢一事。

没办法,梁启超只能先挑灯给远在欧洲小岛上快活的康有为写了一封信:

“老师,革党现在东京占极大之势力,万余学生从之者过半,……近且举国

若狂矣。真腹心之大患,万不能轻视者也。……今者我等与政府死战,犹是第二义;与革党死战,乃是第一义。有彼则无我,有我则无彼。”

信心倒是挺满,但在章太炎他们看来,你要是不反抗,乐趣还少了许多。</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