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义士

但谁叫那桐是满人,还姓叶赫那拉哪。

难怪刚才头山满会说今天有正事。

当年为了尽早掠夺宝岛,伊藤博文招数用尽。李鸿章看不惯他难看的吃相,对伊藤博文说:“宝岛已是日本囊中之物,又何必如此着急。”

哈尔滨火车站的俄国士兵也是无语,当初李谕在这儿用手枪打死了几名日本人,如今一个朝鲜人又来一遭,用的还是同一款手枪,简直把俄国负责安保的人员脸打得啪啪响。

清廷着实尴尬,陆海军元帅、陆军元帅,都是皇族,但实际上就是光杆司令,军令出了陆军部便失灵。

李谕进屋后,看到张之洞慢慢坐了起来,于是问候了一声:“香帅。”

几日后,李谕参加了他的葬礼,并没有很铺张,张之洞和左宗棠一样,在晚清四大名臣里都是很清廉的,没什么余钱。

李谕有点想休息,但头山满又说道:“不知李院士去哈尔滨所为何事?”

俄国在哈尔滨地区还有驻军,梦想着慢慢与日本瓜分东北。要不是后来一战时沙俄突然死亡,后果不堪设想。

载沣摆摆手:“洋人的算学真是画蛇添足、舍近求远。”

所以结局不用猜,安重根肯定是死刑。

晚清的四大名臣,从曾国藩到左宗棠,从李鸿章到张之洞,都算是为鸦片战争后破碎的大清河山尽了不少力,也同时让汉人大臣开始强势崛起,慢慢催生出了袁世凯这个送葬人。

当夜,张之洞在昏厥中停止了心跳,寿终正寝。

而安重根刚才说日语,应该是把自己假扮成了日本人。

这老小子从策划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到统监朝鲜,每一步棋都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

总之如今的伊藤博文在朝鲜的地位相当显赫。

“的确,”头山满说,“而且今天不宜饮酒。”

这家伙此时身体很差,通古斯离着圣彼得堡太远,于是被转送到了比较近的哈尔滨医院中。

李谕说:“香帅,其实我这样,能做的事情更多。”

似乎他还想在火车上动手,不过伊藤博文坐在专门的车厢,与其他车厢前后相邻的两节车厢里都是日方安保人员,无从下手。

现场很快封锁,安重根也被捕,其他人群则被赶到大厅一一审核身份。

朝廷眼看他快要像袁世凯一样做大做强,立马又用了明升暗降这一招,把他调回军机处。

换句话说,现在东三省这个清朝的龙兴之地,武装力量几乎全是北洋军。

在张之洞死后,清廷又立了一个汉人大臣为军机大臣,即北洋的二把手徐世昌。

李谕讶道:“头山先生出门还会看黄历?”

李谕说:“那么请摄政王指正。”

但张之洞内心对大清还是比较忠诚的,他死后,年轻的爱新觉罗们乐于少了一个啰唆的老臣,大清也随之踏上了死亡快车道。

张之洞又想起刚才给载沣进言关于铁路建设任选人员的事情,不仅铁路修建时发生了贪腐事件,派去调查贪腐的还是那桐这种爱财如命的,简直荒唐。

李谕没想到他这么大的反应,又道歉道:“真是不好意思!”

不等李谕继续解释,小德张就出来了,对载沣说:“摄政王,我们回宫吧。”

但日本实在霸道,整个审理过程,从旁听者、翻译员,到庭审法官、检察官,以至律师,无一不是日本人。

新任东三省总督叫做锡良,蒙古镶蓝旗人,压根指挥不动东三省的北洋新军,只好让徐世昌再过来安排安排。

“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头山满说,“但我今天有正事。”

这次伊藤博文来哈尔滨,是与俄国财政大臣举行会面,希望取得沙俄对日本彻底吞并朝鲜的谅解。

“是疏才啊,”张之洞说,“年轻人是国之未来,何况你这种人才,我向摄政王和德公公都建议,应该让伱担任要职,可他们只答应让你将来做学部分专门管新学的郎中。这根本没有意义,郎中是个小小的五品官员,毫无话语权。实在是……咳咳!”

载沣临走对李谕说:“别忘了修改修改。”

伊藤博文的护卫冲上前抓他时,安重根把剩下的几发子弹打完,便从容被捕。

按说,案件发生在哈尔滨,火车站的路权归俄国,中俄两国都可以负责审理此案。

徐世昌说:“可惜哈尔滨地区,还未能完全为我控制。”

而伊藤博文当了朝鲜太子的老师,被授予“太子太师”之职,准备把朝鲜太子培育成傀儡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