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时代的传承

但有句话他没讲完,放在二十年前,他是真敢想这电影是他们能拍出来的。

因为彼时华夏电影界正值市场化初期,各行各业都抱着赶超英美的决心和想法,从《卧虎藏龙开启的大片时代,比如今手笔可大多了。

可以说,二十来年,华夏电影其实一直在原地踏步,有时候还退步了不少。

直到徐嘉的横空出世,才终于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是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给拍死在沙滩上,我这个老前辈都有点怵了,而且我能给什么指导意见,你们一部电影的票房就足以超过我所有电影加在一起的票房。”张艺某摇头苦笑道。

好消息是他看到了华夏电影行业有可能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坏消息是自己已经老了,怕是赶不上这个新时代。

“这不能相提并论,您那个时候,国内才多少电影院,观影人群更是稀少,把我们现在的电影放到那个时候恐怕连您的零头都不及。”

徐嘉连忙将张艺某的自贬给打断,电影方面不能唯票房论,何况时代背景不同。

他也只是占了资本入驻电影行业的便宜才有了现在的成就,但反观张艺某,那是在时代的局限下还能突破天花板的导演大师。

“你们两个就别互相谦虚了,艺某呢,因为特殊原因,是三十多岁才进入的电影学院,说是第五代导演,其实中间是有断代的,从某种意义上,是第一批进入国际视野的导演,可谓将华夏电影给带向了国际,我们华夏电影有今天,他功不可没。”

“而徐嘉呢,年纪轻轻就创建了嘉行,培养了一帮新锐导演,出产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破了国内票房记录,商业化方面是国内影视公司做得最好,且将烂片的风气给彻底扭转过来,甚至开始真正向好莱坞发起冲击。”

“你们俩,一个为华夏电影业打下雄厚的基础,一个在这个基础上高歌猛进,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别急着否认,老韩我自认还是有资格点评一二的。”

韩三平一手揽住徐嘉,一手揽住张艺某,朝着记录花絮的摄影师笑道:“给我们三个拍张照片,虽然不是老中青,但勉强称一句时代的传承应该没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