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

不用回话,路扬抱起顾清寒就往房间走,只是这小妮子还在给自己找遮羞布,脸上早就有云霞飞过了,她的声音也轻微,像是盛夏夜里的水珠从绿叶坠落在地。

“不对啊,你刚才不是说还要出头的么,怎么现在......就放过他了?”

“我先让小弟出头。”

“......流氓。”

......

有人白天恩爱,有人看着手机笑哈哈。

刘强,三十岁,无业游民,对外总说自己是个作家,平时宅在家的原因是创作,日常穿着一件洗到有些发白的中山装,配个小眼睛,再加上手上佛珠,一副几十年前老学究的打扮。

他的收入比以前更多,近些年上网的门槛低,而他花钱在微博上弄了个作家的认证,瞄准国外的月亮更圆这一风口,持续输出获得关注和热度。

在网上,刚刚那个不断表扬《God is a girl》和国外教育的风在飘就是他。

评论区里大多数都是他的忠实粉丝,一口一个老师地叫着,举例着捏造的虚假事实赞同他的说法,晃眼过去全是认同。

毕竟唱反调的都删了。

这次光凭浏览量,估计又能赚上千把块钱。

刘强在心里盘算,他的日常工作就是这样,只不过这次的热度比往日要多一些,往日都是粉丝,现在多了点乐迷。

一部分人通过他的微博找到《God is a girl》来听。

好歌总会有些热度,就算国外的好歌也是如此,因为刘强是第一个发表相关内容大V的缘故,引来的人不少。

刷了一圈,的确如此。

“国外神秘女歌手God迅速走红,新歌《God is a girl》火遍全美。”

“小学生都能把流行歌曲唱到嘴边,我们的乐坛还要有多久的路要走。”

“一首励志的,适合全部年龄段听的歌。”

“......”

微博上逐渐有了推送《God is a girl》的相关信息,虽然有人抢走部分流量,但刘强心里还是有些舒服。

一部分营销号的发布内容,摘抄了他的部分发言,这不是在证明自己的理论没错吗?

他是这么想的,毕竟冲浪嘛,有人上网就是博个认同,而刘强想一边赚钱一边被认同。

说好听点——他想站着把钱赚了。

他一直都在说国外的话,至于国内比国外更好的地方,他闭口不谈,都做这样的事了,有些时候,是要给自己洗脑的。

“要不要在分析一下《God is a girl》领先国内音乐的地方,又或者围绕这首歌开展话题,这样搞应该又能赚上点钱,蹭热度就蹭热度吧,赚钱不寒碜。”

他心想着,手指也跟着动,文字快速浮现在手机屏幕。

只是,手机突然一直震动,伴随着密密麻麻的信息提示音,扰乱了他的创作。

他心里一喜,打开后台一看。

眉头,皱了。

“我承认近些年的乐坛不做事,可这并不代表我们平时听的流行歌不适合小朋友听,原来那么多的励志歌曲只是老了,不是没了,光看一件事就无脑抨击,没意思。”

“现在就开始无脑吹了,我承认那首英文歌是一首好歌,但在它没出现之前,国外也没有这种路边对唱的气氛吧,博主说得好像平时都有似的,谁家好人大街上无聊唱歌跟小朋友对暗号啊?”

“破案了,这博主平时发布的内容就是吹国外好的,前不久美利坚发生的枪击案件他是闭口不提,就是个无脑黑和无脑吹,大家散了吧。”

“月色观光团到此一游......”

“......”

后台上显示着的都是反对意见,如果是往日,刘强当然会直接删除并拉黑,但现在不能。

主要是带着这种意见的家伙太多了,删不过来,而且这些不知道从哪来的人都开始在评论区里和他的原生粉丝争论了,删了那不是说明自己心虚?

只是......

这风气到底是怎么来的?

虽然浏览量多了,赚的钱也多了,但刘强分得清一顿饱与顿顿饱的区别,如果原来粉丝因为这事叛变,那他以后的收入肯定会受到影响。

在后台找了老半天,他终于发现了故事的起源——

有个名叫月色美不美的用户转载了他之前微博,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从小听过很多的歌曲,从武明老师的《倔强》到飞翔乐队的《明天》,以前的很多歌都是励志的,是学生喜欢听,并且能拿到晚会上唱的。

是,那些歌曲的火爆程度可能比不过国外的那首《God is a girl》,但不能光看火爆程度来判断一首歌的好坏,它们有可能局限于时代和信息的传播。

但歌曲本身的质量,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