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不怕死就来!

《青花瓷》还没发行单曲之前。

仅仅是简单版本的视频,就能轻松获得几亿的播放量。

大家早就对《青花瓷》这首歌感兴趣了。

更何况,这些天来,打着中国风歌曲旗号发行的歌曲数不胜数,不管是什么明星网红,发新歌了,但凡有点元素在里面,都敢挂着中国风的旗号。

就跟标题党一样。

想想看,你打开某软件,想看看擦边,搜索出来的时候全是类似标题,结果点进去,是个屁,连边都看不到,还擦?

这样的情况很恶劣——

歌手都往中国风方向创作歌曲,可滥竽充数的又一帮,网友想听却听不到好的,久而久之,看到中国风那三个字,就不敢点进去。

生怕裤子都脱了,结果啥也没得到。

这也导致了大家对《青花瓷》的出现越来越期待。

原因有很多——

第一。

中国风这個说法是路扬提出来的,大家早就把他当成中国风教父,名头都那么大了,写出来的歌曲当然也值得让人期待。

第二。

大家都听过《青花瓷》的片段。

仅仅是一个简单版本的片段,就有无数人进行研究,而且唱法和旋律都扣人心弦,虽然当时的乐器并不多,但打开视频,总能听出蕴藏着细节里的韵味。

没有第三。

这两点已经足够。

本来《青花瓷》的片段就值得大家的日思夜想,现在《青花瓷》上线,能不听?

而且,大部分人都看过直播看过现场了,可那会只能听一轮,现在上线......

那不得好好听个爽?

单曲循环!

...

《青花瓷》上线的这天,绝对能算得上好日子。

只不过......

有些人就有甜也有苦了。

蒋云算得上路扬的忠实粉丝,从路扬给顾清寒写的第一张专辑开始就关注路扬,后来他写的每一首歌,她都有在听。

什么《说了再见》之类的歌她当然循环列表,就连顾添衡那旗袍教母的《仙儿》,她都在困的时候用来提神,真扛不住了就大喊着我是神经病,然后继续干。

《青花瓷》的出现,她当然很期待。

只不过那天的《歌手》,他们那该死的周教授在给大家上着直播课,那教授应着学生的要求听了《青花瓷》,听完......

留作业。

呵。

蒋云一辈子就没见过那么离奇的要求,本来就是为了舒缓一下身心让教授播放《歌手》,目的是为了在听课的时候看到路扬。

谁知道......

周教授在听完《青花瓷》之后大为震撼,还让看直播的人写听后感。

蒋云一边听着第二乐球里的《青花瓷》,一边看着评论区里的沙雕评论,听后感嘛......

抄就完事了。

「这首歌啊,江南水乡的味道浓郁,听着听着,感觉自己就像是走在水墨画中的仕女一样。

很独特的中国风,让人可以感受到那种古朴典雅的气息,特别是古筝清脆的声音,加上牙板和琵琶,实在是让人过耳不忘。

歌词简直就是一段传世经典,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简直是让人能瞬间想象出一幅精致的青花瓷画作品。」

反正看老周的表情,那家伙把这首歌喜欢得不得了,夸就完事了。

而且蒋云也喜欢。

提交。

诶,这快乐日子不就来了嘛。

蒋云在电脑前翘起了二郎腿,耳机里放的是《青花瓷》。

这歌啊,真好听。

她电脑显示器的右下角跳动,QQ群发来消息:「下周艺术鉴赏课,主题是瓷器。」

好家伙,这世界都快被《青花瓷》占领了。

...

静德镇。

头发花白的瓷器店老板老梁出了家门,他嘴上叼着根劣质的香烟,愁容满面。

生产力上去的缘故,这年头的瓷器并不好卖,本来就是供求的关系,生产得多了,卖不出去了,用户就那么些。

这些年的日子的确比以前好过了不少,餐餐能吃上肉了,可活着却越来越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