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妈妈的朋友 护士月月与翁公

因为心情好,朱茯苓给自己做点好吃的。

天气燥热,最适合做凉品。

不如就做绿豆海带汤吧。

消暑止渴,又清热解毒,做夏日甜品最适合了。

朱茯苓买了绿豆和海带,又买了一袋冰糖。

家里没人。

程越八成在加班,程娟本来就不知道来这儿是干什么的,整天神神秘秘的,也是鬼影子不见一个。

这样正好,一个人还清静呢。

朱茯苓还是先洗了个澡,把一身臭汗洗掉,然后才进厨房做甜品。

绿豆是农家老奶奶自种的,个头大,圆润饱满,放进水里淘洗,飘在水面上的坏绿豆没几个,随便一捞就没有了。

洗干净就锅,煮半小时直到绿豆开花,然后,一边准备海带。

海带是干的,也要用水冲洗,充分泡发后切成条,放锅里和绿豆一起,小火慢熬一小时,等到出锅之前再放入冰糖。

朱茯苓低头看了看自己肚子上的三圈游泳圈,默默把多余的冰糖收起来,没有多放。

刚出锅的甜品很烫,朱茯苓就找来一个大盆放满水,然后把绿豆海带汤盛进大碗里,放进水里降温。

“要是有冰箱就好了,冰镇绿豆海带汤是一绝。”朱茯苓遗憾道。

甜品降温还需要一点时间,她就趁这时候下楼跑步。

进出的邻居不少,对跑步的她见怪不怪,只是有些稀奇。

“她最近咋这么勤快,以前让她动一下跟要她命似的。”

“奇怪了,以前她没跑几步就喘的不行,今天好像没怎么喘了?”

朱茯苓自个儿也发现了,可见这些天的锻炼初见成效,她倍受鼓舞,硬是多跑了三公里,直到汗流浃背,两腿泛酸,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

推开门一看,好家伙,她的绿豆海带汤少了一大半了。

程娟尴尬了一秒,然后理直气壮,“看什么看?东西做出来不就是让人吃的吗?”

然后继续大快朵颐,恨不得把碗也给吞进去。

也不知道这胖子打哪学来的厨艺,隔三差五变着法子做新鲜花样。

先是什么意大利面,然后是什么扬州炒饭,名字稀奇古怪的,但那味道简直绝了。

还有这汤,也不知道叫啥,更不知道她跟谁学来的,从来没见过有人把绿豆和海带熬在一块儿,味道实在太妙了。

特别是用水冰镇过后,喝到嘴里丝滑爽口,好像一身热都被带走了,整个人都凉快起来。

程娟不知不觉就喝了三碗。

程越也喝了两碗,但比程娟良心一点,给朱茯苓盛了一碗放在一边,“饿了就过来吃。”

朱茯苓当然吃。

花她的钱买的,也是她做的,她凭什凭什么不吃?

只是三个人坐下来,心平气和吃一顿饭,这可是头一遭,朱茯苓还挺不适应的,暗暗瞅了程娟一眼。

程娟回瞪了她一眼,但是不知道程越对她说过什么,她没好对朱茯苓发作,只哼哼了一声。

再看程越,坐姿端正,一口一口喝着甜汤,目不斜视的,也没给她甩脸色。

真是奇了怪了,这可一点都不像他。

自从上回因为刘梅的事跟他闹翻之后,朱茯苓已经两天没见他了,猜到他在气头上,所以干脆不回这里,对她眼不见心不烦。

她没猜到的是,再回来的程越,对她态度竟如此微妙。

难道上回闹翻,他知道其实错在刘梅,知道错怪她了?

感觉到朱茯苓在看他,程越抬起头来,看朱茯苓的眼神透着一丝古怪,但似乎少了几分以往的冰冷,他随口问道:“你今天出门了?去哪儿了?”

程娟阴阳怪气的,“能去哪儿,不就是去勾引男人咯,狗改不了吃屎!”

“你说什么?”朱茯苓听着不太对。

“可不是我乱说,是有人看到她跑到工厂那片区,被一群男人围着,还对他们笑眯眯的!”

程越面色一沉,“你听谁说的?”

“刘梅老师,她坐车经过的时候,亲眼看到的,还能有假?”

又是刘梅!

简直阴魂不散!

朱茯苓气笑了,“刘梅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不愧是程越的亲妹妹,兄妹俩半斤八两,被刘梅耍得团团转,还把刘梅的话奉为真理!

“你啥意思?”程娟拍案而起。

被程越横了一眼,“娟儿,你去厨房收拾碗筷。”

程娟不情不愿,但想到她哥把她支走,八成是要对朱茯苓发难,于是哼哼唧唧地去厨房了。

饭桌前只剩朱茯苓和程越。

气氛僵硬。

程越俊脸绷着,脸色很难看,“你又干了什么?”

给闫主任签了要安分,不再到处勾引男人的保证书,转头就给忘了?

那她对闫主任说心里有他,纠缠陈科长是为了跟他赌气的话,岂不是编的?

想到这一点,程越心里更是一股无名火,连声音都带着一股火气,“一个陈科长还不够,你还要怎么招蜂引蝶!”

“我没有。”

“人家刘老师都亲眼看到了!是谁说眼见为实,这还不是事实吗?”

“她看见就一定是真的?你亲眼看见了?”

如果说上回他因为刘梅的话而跟她闹翻,她尚且觉得委屈,但是现在,连委屈都没有了,只觉得可笑。

反正在他们眼里,刘梅是老师,不管说什么都是对的,而她又胖又丑,劣迹斑斑,不管怎么解释,活该没人信。

“你这么信刘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刘梅才是你媳妇。”朱茯苓冷淡道。

这话就有点刺激人了。

程越面色一变,拳头攥得咯咯响,“你不要血口喷人!”

难道还想像上回那样动粗不成?

“反正不管我说什么你都不会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朱茯苓面色也冷了,从兜里掏出10块钱来,“这是跟你借的10块钱,还给你了,欠条还我。”

在拿到欠条之后,当着程越的面撕得粉碎。

程越愣住了。

自从上回给过朱茯苓10块钱之后,他就没再给过她钱了,可上回的钱不是被她挥霍光了吗?

“这钱哪来的?”程越脸色铁青,“你又去骗了谁的钱!”

朱茯苓劣迹斑斑,打着他的名义借钱的事儿没少干,最严重的一次同时欠三个人总共50多块钱,害他丢尽脸面,挨个去赔礼还钱。

从那以后,他跟家属院的人都打过招呼,不让任何人借钱给朱茯苓。

没有冤大头了,朱茯苓才消停。

那这10块钱又是怎么来的?

“我一没骗,二没投,三没抢,这钱来路堂堂正正。”朱茯苓没有多说,反正说了他也不会信。

她直接去洗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然后自顾自睡觉。

忙活了一天,又跑了半小时的步,这会儿早就累死了,没几分钟就睡着了。

程娟洗完碗出来,看到程越对着10块钱发呆,不满地撇撇嘴,“哥,嫂子又管你要钱啊?谁知道她拿这钱去干啥!”

程越古怪地看了她一眼,“你为什么觉得是她管我要钱,不是她给我钱?”

“哥,你糊涂了吧?她好吃懒做,没工作又能花钱,哪次不是她要死要活找你要钱?”

程越不说话了。

因为提起朱茯苓,好像所有人都没一句好话,话里话外充满了偏见。

自己似乎也跟别人没什么不同,始终用有色眼镜在看她,所以刚才她连说话都不想跟他说。

她说,不管自己说什么他都不会信。

她是用什么心情说这句话的呢?

看似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实际上满是无可奈何的悲哀。

他突然发现,朱茯苓真的变了,变得他越来越看不懂了。

朱茯苓睡得很香。

程家兄妹怎么看她,她才没空管。

她现在满脑子都在想怎么挣钱。

于是第二天,她就起了个大早,直奔农贸市场买食材。

昨天的面还剩下两捆,番茄也剩一些,可以少买点,但是油用光了,要买一瓶新的油。

农贸市场旁边有榨油坊,卖纯正鲜榨的花生油,味道香浓纯正,做出来的饭特别香,朱茯苓一口气买了两瓶。

除了意大利面,她今天还要做绿豆海带汤。

做法昨天试过了,简单易上手,但效果不错,今天只要如法炮制,然后当做餐后甜点试卖,应该能卖出去一些。

但是怎么定价是个问题。

这东西用料是什么,一眼就看得出来,绿豆海带什么的,本来就不值什么钱,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只不过熬制和冰镇很讲究火候,也费时费力,就是挣个辛苦钱。

至于这个辛苦值多少钱,那就不好说了。

要是卖贵了,肯定没人买账,一番苦功夫就白费了。

还是卖便宜点吧。

一份份意大利面装进一次性饭盒里,绿豆海带汤也放进水缸里冰镇过,装在新买的铁桶里,用盖子盖好。

准备好一切,又是一身臭汗。

朱茯苓这回带了衣裳出来,去厕所洗了个冷水澡,换了身干净的衣裳,才拉动手推车,往厂区那边去。

还是摆在上回的位置。

但和上回不同,早早就有七八个工人在伸长脖子等着了。

“姑娘,你可算来了!昨天吃过你做的面,那个味儿啊,惦记着我做梦都在流口水!”

“那可不?早上吃食堂的包子都不香了,刚下工就出来等着了,还怕你不来了呢?”

“大老远闻到味儿我就知道是你来了,先给我来两份!”

大家一哄而上,生怕像昨天一样慢一步就买不到了。

朱茯苓脸上笑开了花,生意好她当然高兴,“我今天做了很多,人人有份的,不用抢,一个一个来。”

大家都很配合,见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忙得一头汗,还很自觉地帮她分盒饭,秩序好的不得了。

有人看到旁边的铁桶,来了兴致,“姑娘,这又是什么?”

绿豆海带汤在后世是南方人的夏日必备凉品,80年代还没普及开来,所以尽管美味,但很少有人知道还能这么吃。

跟意大利面一样,算是新鲜玩意儿。

“这是绿豆海带汤,清热解暑,夏天喝润喉爽口,最合适了。”

“这怎么卖?”

“三毛一份,要不要来一份尝尝鲜?”

“行!你的手艺,信得过!”

朱茯苓买了一次性塑料碗,个头挺大,装了满满一碗,分量足足的,即使三毛钱一份,也不会让人觉得亏。

几口喝下去,果真清凉爽口,酷暑的天仿佛都变清凉了。

“好喝!”那大叔赞不绝口。

其他人见了,也买了一份尝鲜,最后无一例外都是好评。

满满一大桶绿豆海带汤,在意大利面卖完的时候,也卖掉了一半,但效果比朱茯苓预想的要差一些。

没办法,没有冰箱保存,风味本就逊色了一些,加上天气闷热,就这么放着个把小时,用水冰过的效果也没了,难怪没有意大利面畅销。

不可能事事如意,小赚一笔已经很不错了。

朱茯苓看得挺开,回到旧厂房,关门数钱。

今天早上花出去的总成本是16块5,午饭做的意大利面比昨天多,加上卖绿豆海带汤挣的钱,总共挣了33块7,净利润17块2。

比昨天的7块2翻了两倍还不止!

这还只是卖午饭,现在就准备晚饭,再拿出去卖一波,那岂不是还要翻倍?

朱茯苓躺倒在用木板钉成的简易床上,累得腰酸背痛,可是脸上却满是高兴的笑容。

挣了钱,能不高兴吗?

再苦再累,都值了!

只休息了不到半小时,朱茯苓马不停蹄赶去农贸市场买食材,赶在晚饭时间又拉一车去卖。

等到晚上关起门来数钱,果不其然,一天下来总利润31块6!

朱茯苓美滋滋地去银行存钱,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一点点变大,心里无比踏实,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她天天卖饭。

渐渐地,不只卖意大利面,还多了别的菜色。

扬州炒饭,地三鲜,麻婆豆腐……

开始变着花样做,唯一不变的是,不管做什么,工人们都一致好评,很快就能销售一空,根本不愁卖。

被她的手艺养刁了胃口的工人们,渐渐不满足只吃素了。

“姑娘,你手艺这么好,咋都是做素菜啊?”

“好吃是好吃,可你好歹做点肉菜,卖贵点都成,不然多浪费你这手艺?”

这主意好!

朱茯苓正有这打算呢!

之前不做肉菜,一来肉不好保存,处理起来也费劲,二来没有本金,买不起肉。

现在不一样了,至少买得起肉菜了。

“行!明天我做肉菜,大家可要捧场啊!”

朱茯苓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增加了一道鱼香肉丝,没有意外地,大受好评。

虽然定价1块5一份,并不便宜,但架不住朱茯苓用料实在,肉又多又好吃,而且还可以免费加饭!

于是,鱼香肉丝很快被抢购一空,朱茯苓还被催着开发其他的菜色。

摆明了是有钱赚嘛!

机会摆在眼前,朱茯苓没道理不抓住,于是,接下来半个月轮着上新菜色。

糖醋排骨,回锅肉,红烧鱼……

挨个卖了一轮,每天来她这儿买饭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天的净利润从30元涨到50元,而她存折里的数字从两位数涨到三位数,已经有400多元了!

这个时候,李姐带来一个好消息。

“有一个市里的艺术院校要定制校服,找了好几个厂子做样衣都不满意,不是太古板就是剪裁不好,没有什么美感,很不符合他们艺术院校的气质,我就想到了你。”

李姐瞅了一眼琳琅满目的厨房,“你卖盒饭好像挺顺利,那校服定制这活儿你还接吗?”

“接!”

服装设计才是她热爱的本职工作呀,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能不接?

朱茯苓不带犹豫的,直接答应下来,“校方有什么要求吗?”

“学校领导也不知道要做咋样的,就是要青春活力,符合艺术院校的学生气质,然后男女不同款。”

这个简单,对堂堂时装设计师而言,简直是小case!

“行!我先做几版设计稿让校领导挑。”

“设计稿是啥?”李姐一脸懵。

服装设计对80年代来说还是很新潮的东西,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服装设计所涉及到的工作流程了。

李姐听不懂,但这并不妨碍,她觉得朱茯苓很专业。

她的眼光没错,这姑娘真有两把刷子。

不过,校方之前没少找裁缝店和服装厂,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可见要求之高,品味也刁钻,朱茯苓年纪轻轻,做出来的东西能入得了校方的眼吗?

“你先把你说的设计稿做出来,我拿去给校领导看看,能不能定下来,要看校领导的意见。”

“行!”

朱茯苓一口应下来,卖盒饭的生意也决定暂停两天。

既然要做设计稿,就要准备设计的工具,基础的纸笔少不了,还要花时间设计。

于是,疯忙了半个月的节奏终于停下,朱茯苓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再着手画设计稿。

她先去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突然发现裤头好像变松了?

自从上回又不欢而散后,程越已经好些天没回这里,突然看到朱茯苓在家,不由多看了她两眼,“你今天竟然在家?”

奇了怪了,朱茯苓好像又变了,好像是变瘦了?

朱茯苓现在有小金库,整个人底气足足的,能心平气和对待程越,“我买了点肉菜,正要做饭,你要在家吃吗?”

家。

这个字从她嘴里说出来,在程越心里便激起别样的滋味。

想到她做过的意大利面和扬州炒饭,程越二话不说直接坐下来,“吃!”

张艳丽买菜回来,正好经过,听到这个对话,不由道:“程主任,要不我也来你家凑个热闹?我正好买了菜,但是手艺在你媳妇面前实在不够看,她做的意大利面我可惦记好久了!”

程越看了朱茯苓一眼,似乎是要看她的意思。

朱茯苓微笑道:“我还欠张姐两把面还半瓶油没还呢,正好今天有空,干脆就请你吃饭吧,你在我这儿吃,没人给你家老李做饭,干脆让他一起过来吧。”

“好嘞!你家那口子也想尝尝你的手艺呢!”张艳丽乐呵呵的,转头就看到刘梅。

刘梅一听朱茯苓要请客,轻哼一声,抬高了音量,“大家都来听听呀!程主任家今天请客,大家都来聚一聚,人多才热闹呀!”

筒子楼挨家挨户的,离得很近,她这么一喊,左邻右舍听得清清楚楚,当真有几户邻居凑上来。

不是给朱茯苓捧场,而是因为程越是厂里的主任,职位在左邻右舍中是最高的,谁见了都少不了要巴结一下。

一听他家请客,自然要往前凑。

一眨眼,就来了七八号人。

好在大家都不是空手来,手里或多或少拎了东西,避免了朱茯苓厨房不够菜的窘境,就是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

刘梅笑眯眯的,看似在捧朱茯苓,“听说是程主任媳妇亲自下厨,大家今天可有口福了。”

朱茯苓怎么可能听不出那股阴阳怪气?

大家带来的食材乱七八糟的,再好的厨子看了也犯难,而原主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压根不会做饭。

要是朱茯苓做饭不好,当众出丑了不说,还让程越脸上无光,少不了招程越的嫌弃。

刘梅根本没安好心。

张艳丽没想那么多,她只惦记着朱茯苓的厨艺,“程家媳妇,你给大家露一手?”

“好啊。”朱茯苓勾起嘴角,看了刘梅一眼,然后转过头,对屋里的程越说:“大家要来聚餐,你招呼一下?我去厨房处理食材。”

语气自然而然的,程越也很自然就应了,“好。”

然后,就把马扎找出来,招呼大家进屋坐下。

众人面面相觑。

程主任不是最讨厌他媳妇,从来不给他媳妇好脸色吗?竟然这么自然就听朱茯苓使唤了?

大伙带来的食材五花八门,把灶台都摆满了。

张艳丽进来帮忙,“程家媳妇,这么多东西,你要做啥菜?”

程家媳妇这个称呼,听得朱茯苓胃疼,“张姐,你还是直接叫我名字吧。”

没理会张艳丽诧异的眼神,朱茯苓动作麻利,把食材都拿出来。

玉米、土豆、青椒、茄子……

素菜一样不缺,肉菜也不少,有鱼有肉,分量足足的,足够十来个人吃了。

让张姐帮忙下锅煮饭,同时下锅煮面,为做意大利面备用时,朱茯苓着手处理排骨。

她要做糖醋排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