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07

“二哥你要这么干就是跟我见外,舅舅在石兰已经帮我良多。”

“既然叫一声舅舅,那就是我父亲心甘情愿的,这次股灾要不是你多番劝阻,我父亲脾气执拗,你为了说服他肯定下了不少功夫,这点回馈是应该的。”他眨巴眨巴眼,居然还有点少年的俏皮。

当然,他把自己的“预测”理解为是想方设法的说服倔老头,算是猜对了,只是他不知道卫孟喜的消息渠道来源,但也没问,卫孟喜来之前就准备好应对他刨根问底的那堆说辞,居然一句都没用上。

遇到这种很有分寸感,很尊重人的亲戚,卫孟喜觉着自己真是幸运。

孟仲平还很是后怕的说,“要不是你的提醒,我们这一次……”不敢想象。

可无论他怎么说,怎么感激,卫孟喜也没收那足足有五百平的底商,她的内地身份特殊,拿不到她的证件,就办不了过户和产证。

最终,孟仲平只能无奈苦笑,小喜真不愧是卫叔叔的女儿,脾气倔起来都是一样的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卫孟喜倒是没这么多感慨,陪着他去签合同,算是见识了一次大场面,心头愈发蠢蠢欲动,这十二层的小楼说买就买,以后这栋房子的升值空间还很大,一直到1997年之前都是一路上升的,虽然后面会有短暂的下跌,但也不会持续太久,到二十一世纪后,更是坐火箭的速度,寸土寸金。

不过,孟仲平的想法也跟她不谋而合,买了不是囤房,而是想拿来做事。

这次的全球股灾给他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他决心以后少碰金融,还是尽量做实业吧。

华尔街那一套,谁爱玩谁玩去。

卫孟喜不死心,除了车子和物业,还想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商机,所以虽然正事办完了,家里那群崽一天一个电话的问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她依然我行我素,又在港城逗留了一个星期。

只要是汽车能去到的地方,她都跟着孟仲平去过,将港城大大小小的街道旮旯角落都走遍,这才意犹未尽准备回家。

走之前的最后一顿晚餐,是她请的,孟仲平见她终于不像第一天知道车子买不成时的郁闷,倒是关心的问:“小喜是不是有进一步的打算了?”

卫孟喜点点头,“我打算先回去把鸭脖店加盟的事好好做一下,扩大规模,尽量多的先占领市场吧,等再过几年,条件允许的时候再来一趟。”

港城,没钱是玩不转的。

她那仨瓜俩枣,还是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孟仲平于是又详细的问了她加盟的事,以他这么多年在m国的所见所闻,她的思路倒是不错,非常全面,几乎把可能出现的所有可能都考虑在内,都有了相对的相对方法和条款,甚至很多都是他没想到的。

“小喜啊小喜,说你像卫叔叔吧,你在商业上的天赋又不像。”

卫孟喜爽朗的笑笑,自己这些哪是“天赋”啊,其实是上辈子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没有现成的师傅教,又没有人可以帮得上忙,要真有经商天赋,老天爷还让她吃那么多苦是玩她吗?

但面对孟仲平这位现成的师傅,她想请教他帮她拿个主意。

“二哥,除了扩大加盟规模,我觉得我的卤肉生意,应该已经到顶了,剩下的就只能继续不断的扩张市场,但即使真能把全国卤肉市场占满……也没办法再进一步了。”

其实,当出现加盟店以后,卫孟喜就有了这个忧虑,卖卤肉卖得再好,商标有了,市场占有率有了,加盟店也有了,她还能怎么再进一步呢?顶多就是以后网购出现的话,她再开家官方旗舰店,搞搞电商而已。

但她是不可能只守着卤肉厂过日子的,这离让孩子们衣食无忧专营兴趣还远,离让煤嫂们出来见世面更远,可下一步要怎么走,她的脑回路有点想不到了。

这不,孟仲平详细听了她这一路走来的思路,既震惊又佩服,但同时又有点头疼,以目前的发展路子来看,卤肉厂能走的路都走光了,至少目前他也想不出更好的路子。

“那你想不想做点别的?”

“想,我想继续做文具,还想发扬卫家菜。”

做文具,这个孟仲平还真没接触过,他现在做的是古董文物和瓷器茶叶这类很“龙国”的生意,想要帮她还真不一定能帮上。

“二哥,你说我要是借助深市的地理和政策优势在这边跟人合伙开文具厂,怎么样?”

孟仲平知道她很有自己想法,绝对不是一时兴起,估计是早就想好的,“你想开在哪儿?”

卫孟喜就把约翰威尔逊的事情说了,说自己前几天经过那片烂尾厂房门口,有点心动,想接过来做文具厂。

反正,她有七家门店,知道哪些文具好卖,哪些利润高,所以想自己生产自己卖,可惜张兆明很警惕,生怕她跳过他直接联系上厂家。

不过,卫孟喜并不气馁,合作伙伴戒心很强,这同时也说明,他现在最大的客户就是她,她之于他的重要性,远超她先前的想像。

作为他的衣食父母,卫孟喜觉得自己有能力说动他,从别人那儿拿货,哪有自己生产来得舒坦呢?省了中间商赚差价,产量控制在自己手里,想卖多少卖多少,不好吗?

想到这些,卫孟喜第二天回到羊城,也没急着回石兰,而是继续在羊城到处闲逛,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老板,咱们今天去哪儿?”彩霞在港城见识过大场面之后,忽然人就开朗了很多,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小脸黑中透着隐隐的红。

“去文具厂。”

“哪个文具厂?哪儿呀?”

见老板摇头,她立马苦着脸,“那咋去呀?”

她们待的时间长,不可能还让韦向东车接车送,这几天都是她们自己出去坐公共汽车或者走路。老板连文具厂都不知道在哪儿,简直是大海捞针一般的出行计划嘛。

这时候的纸质出版地图,主要还是以交通图为主,她要想找某个具体的厂,没有电子地图搜索功能,非常难找。

“咱们打车。”

“打,打,打车……怎么打?打坏了要赔钱吧?”严彩霞目瞪口呆,一连串问题把卫孟喜逗得肚子疼。

这人,跟卫东还有点像。

“别废话,跟我来。”说着,卫孟喜就领着她,走了一公里左右,找到一座标志性大楼,这才站在路边招手。

两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女同志要是站在招待所门口打车,这不是告诉别人她们就住那儿吗?这年头南下被抢的淘金客也不少。

很快,打到了一辆黄色的面包车,像个黄橙橙的大面包,松松软软的,感觉,坐上去也还挺舒服,主要是这司机师傅把车厢内收拾得很干净,没有一般出租车的各种异味。

司机也很健谈,发现她俩不是本地人,就用很烫嘴的普通话跟她们交流,听说要去文具厂,还耐心的给她们介绍现在羊城有哪些文具厂。

严彩霞一路目不暇接的看着窗外,卫孟喜就留心听司机说的那几个文具厂,分别分布在羊城东南西北几个片区,她干脆指了个最远的,“先去南明文具厂吧师傅。”

司机很开心,去得远,他赚得就多啊,于是更加卖力,说这个厂是老字号,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以前是个宣纸厂,专门从安徽运材料来的,后来专做各种笔记本牛皮纸文件袋什么的,生意很好。

卫孟喜也没进去,就在门口远远的看了一会儿,又去找门卫聊了会儿天,她只要想找谁聊天,是能聊起来的。

严彩霞则被她派到大门口对面的小卖部里买冰棍儿,顺便聊天。

十二月下旬的羊城,吃冰棍儿其实也是冷的。

但彩霞屁颠屁颠就去了,因为她从不质疑卫阿姨的任何决定,指哪儿打哪儿。

她面庞稚嫩,看着淳朴,很容易就能跟人拉近距离。

聊了一会儿,她们又继续打车,去剩下的几个大文具厂,都是一样的兵分两路,一个去小卖部,一个给门卫大爷发两根烟,或者直接送上一包,然后就能聊一两个小时不停歇。

虽然有些本地人讲的话她们不大听得懂,但能在厂门口当门卫的大爷,都是能讲点普通话的。

而严彩霞去“买冰棍儿”也有别的收获——她居然在那些小店里发现各种各样的文具,都是从对面厂里拿出来的,她想起老板说的,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聊天套话是一方面,还得拿钱买点实物。

这几天跟着老板跑,练出一点感觉,她隐约觉得买点文具会“有用”。

从早上九点多出发,回到招待所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卫孟喜拿出笔记本,把俩人了解到的内容做一个归纳总结,横纵对比。

一直写到夜里一点多,卫孟喜对羊城这几个大型的文具厂才有了基本的了解。而在彩霞买的一堆文具里,她还发现了自己店里的七八款热销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文具厂的职工福利,很多工人用不完,又没时间去各大市场蹲点兜售的话,就会便宜处理给门口的小卖部。

“这几只笔,你确定是从东阳文具厂门口买的吗?”

“确定。”彩霞想了想,又说,“当时我就觉着跟咱们店里的像,卖价也比咱们的便宜多了。”

这是处理的嘛,那当然。

至此,卫孟喜可以肯定,张兆明的文具就是东阳文具厂的货,就是不知道他是直接从厂里拿货,还是通过中间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