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听经可以静心,施主也可以试试。”我头摇得像拨浪鼓,僧人笑了一下又说,“宫施主是我们菩提寺的恩人,来时也是住寺里比较多。”

“恩人?”我疑问,“他做了什么?”

“菩提寺因为有了宫施主才能存在。”

我点头表示懂了,看来宫焕燊都干起了投资寺庙的生意。

僧人像是看出来了我在想什么,他说:“菩提寺从未盈利,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并没有多少香客,但寺里的一切开支都由宫施主资助,这寺最初建成的时候也是为了那些浮躁烦闷的人有个静心的地方。”

“那么疯狂的宫焕燊竟有这么一面?”我嘀咕。

僧人听见了,笑笑说:“宫施主人很好。”

难道我认识的宫焕燊和别人认识的不是同一个人?

回去的路上,我又从僧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宫焕燊的其他很多面,资助境况苦难的beta和oga,修建设施收留无家可归的beta、oga,成立很多福利机构和公益组织,只为了无家可归、境遇困难的人有个去处。

僧人说:“菩提寺也是其中的一处。”

我世界都快崩塌了,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宫焕燊?

僧人不知是在与我讲话还是在感概,他捻着珠串道:“人有很多面,有好的自然就有坏的,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往往只是一面,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人们对他人的喜爱与偏见。”

“人们了解到一个人的一面后便不会再想见到他的另一面,因为了解一个人的另一面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人们会对此人有所改观,会崩坏对此人原有的认识,因此人们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往往褒贬不一,看人的方面不同对人的认识和态度也不同。”

“永远不要试着从别人口中去了解一个人,就像宫施主,在小僧看来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但在您那就未必是这样,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不是听别人诉说,而是要在相处中去观察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