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74年,夏。

在诗人眼里,西双版纳的六月是异常浪漫的,不但到处鲜花盛开,蔬果飘香,就连天上的云也很调皮,几朵乌云轻盈盈的就来了,很快就会下起一场小雨。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会儿的橄榄坝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蒸笼,每个人都难以逃脱,不但热,还闷得透不过气来。

而那时不时的小雨,更像是故意撩拨人的,甚至是气人的,燥热的暑气明明还没散透,就急急的跑了。

今天是赶场的日子,街上比平时热闹很多。

不但到处可见背着竹篓的傣族老乡,来自天南海北的男女知青也特别多,很多还是一对儿一对儿的。

可能落在外人眼里,赵建林和佟珍珠也像是一对儿,一个推着自行车,一个打着伞在旁边走。

过路雨停了,佟珍珠把雨伞收了,抬起手掠了一下被打湿的刘海儿。

满是尘土的红土道,低矮的房子,穿筒裙的傣族姑娘,拖拉机的突突声,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村寨。

眼前的景象让她觉得很陌生,却又有一种遥远的熟悉感。

赵建林追了佟珍珠大半年,这还是第一次跟她单独出来,挺兴奋,“佟珍珠,你饿了吧,咱们先去吃饭?”

佟珍珠瞅了他一眼,说,“我不饿,想先逛逛,要不,你先去吃饭吧?”

赵建林一愣,他们红星农场五分场挺偏,离着勐罕镇二十多公里呢,这一路上一半以上都是坑坑洼洼的山道,特别不好走。

今儿他们早上不到七点就出发了,那会儿食堂还没开门呢,俩人没吃饭,虽说半道儿上分吃了一包点心。

可绝大部分都进了他的肚子,佟珍珠压根儿没吃几块。

怎么可能不饿呢?

赵建林十分眼馋的看着旁边的国营饭店,“我其实也还成,那咱们就先逛逛吧。”

根据上头的政策,好多村寨的集市都被取消了,橄榄坝这边,也是十天才有一回,因此,不但赶场的人多,卖东西的也特多。

不算宽的红土道上,两旁摆满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摊子。

不少都是蔬果摊子,水果有芒果,酸角,青梅,木瓜,菠萝蜜和水蜜桃,蔬菜有洋丝瓜,苦菜,圆茄,紫苏,茭瓜等,还有各种野生菌子。

卖香烟的摊子也不少,卡崩,凉烟,三五什么都有。

也有卖手工生活用品的,比如粗瓷碗,陶盆,竹筐,背篓,凉席等等。

还有就是卖做好的各种吃食,有凉粉,豪甩,米线,卷粉,烤粑粑,烤豆腐等等,这种摊子生意最好,无一不围满了人,清一色的全是知青。

佟珍珠逛得倒是很认真,有时候还会问问价钱,一副货比三家的样子,可她逛了好一会儿,却还是什么也没买。

赵建林心里急,“佟珍珠,你想买什么买就成,我来付钱!”

佟珍珠淡淡的说,“不用。”

赵建林没办法,只能继续跟着她瞎转悠。

还好,佟珍珠很快找到了她要找的人。

“桂芳姐,陈姐!”

两个穿着格子衬衫的女知青正在摊子上挑水果,扭头一看,都笑了笑,“珍珠,是你啊。”

自然也看到了她身边的赵建林。

这两天农场都在传,说佟珍珠和赵建林终于要搞对象了,看来这次是来真的了。

孙桂芳和陈楠相视一笑,孙桂芳说,“哟,小赵也来了?”

他们都是北京知青,彼此都算熟。

赵建林十分得意,“桂芳姐,我和珍珠来看电影。”

勐罕没有电影院,但县里的放映队会定时来镇上。

佟珍珠说,“也不知道今天放什么电影,要是《铁道游击队》那种老片子,就不用看了。”

陈楠是个电影迷,“不会吧,那就太没劲了。”

孙桂芳也说,“真要放这个,我也早看过了,的确没必要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