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藏叶于林

杨超晚上回到家中,便有些迫不及待地把姜缘发给自己的文稿导入器,开始读了起来。

先看书名,书名与上一部一致,都以案件为名。

再看一眼简介,白天开会的时候,杨超就瞟了一眼简介,当时就已经期待得不行了。

现在亦是如此。

凶犯向侦探传达挑战书的题材杨超读过不少,有精彩的也有不精彩的。

主要取决于作者,以及与凶手对弈的侦探。

侦探波洛自不用说,已经以罗杰疑案展现了其独有的魅力。

至于作者则是披上了阿加莎马甲的姜缘。

两者结合之下,杨超仿佛已经透过书名简介看到了一场顶级的对弈。

序言部分,由黑斯廷斯上尉敬上,告知了读者将在后续某些章节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并能够担保其真实性。

很多侦探都会这样一个助手,一个伙伴,帮助其破案并记录破案的经过。

黑斯廷斯之于波洛,就如同华生之于福尔摩斯。

序言部分让杨超看得眉头轻挑,在某种程度上是否说明了此书应该不存在叙诡的可能性了。

换了個世界,罗杰疑案在蓝星也算是叙述性诡计开山之作。

自从此书在国内外爆火之后,已经有不少推理作家以叙诡为内核进行创作。

算是带起了一波风潮,不少作品纯粹是为了叙诡而叙诡,但想来时间长久也能产出不少高质量的作品。

在上一部罗杰疑案中,黑斯廷斯这个名字便有出现过,但并未正式出场。

为了完成叙诡,罗杰疑案的案件记录是由谢泼德完成的。

黑斯廷斯的正式出场,也让杨超愈发觉得有系列作的感觉了。

“浪漫是犯罪的副产品。”

序言中这样一句话,使波洛的形象在杨超心目中变得愈发立体,质感一下就立了起来,吸引着他继续往后。

第一个章节,以黑斯廷斯的视角出发,波洛收到了来自abc的来信。

信件内abc向波洛发起了挑战,并让其留神6月21号的安德沃尔。

在黑斯廷斯看来,更有可能是一封恶作剧来信,但波洛却有种不详的预感。

到了第二个章节,就是非黑斯廷斯视角的叙述。

很短,一个第一次出场的角色,卡斯特先生在21号的前一天,拿着列车时刻表翻看,接着在一份名单上的某个名字旁打了个勾。

这让杨超看得有些困惑,不解其意。

再往后看去,时间来到六月二十一日,安德沃尔果然发生了案件,一个名叫阿谢尔,开烟草报纸铺的老太太遭到了杀害。

波洛受邀准备前往案发地点。

案件发生得理所当然,并未让杨超感到意外,可这一章仍旧看得他心痒痒。

波洛在闲聊中谈起了几个案件,都让他觉得不像是随口提起,而是确有其案的感觉。

透过寥寥数字的描绘,杨超仿佛又看见了两本系列作品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第一个案件已经发生,波洛与黑斯廷斯一同前往安德沃尔了解案件发生的经过。

读到此章,杨超看了眼时间,已经接近凌晨十二点。

不过他本就做好了要熬夜此书的准备,毅然选择翻页继续读了下去。

来到安德沃尔,波洛对案情作了初步的了解。

阿谢尔的死因是后脑遭到重击而亡,没有明确的嫌犯,一切看起来都像是一桩街头小报上不会引起太大关注的普通谋杀案。

唯一不寻常的地方就在于它发生在安德沃尔,时间也刚好是二十一号。

现场的不寻常之处,则是在于有一本打开的列车时刻表,被反扣在柜台上。

而这本时刻表名为,abc列车时刻表。

至此,有种对弈正式拉开序幕之感,给杨超在半夜看得情绪高涨。

案件发生,波洛接着开始走访,细致地探究案情。

可在安德沃尔案件真相尚未得出之时,波洛再度收到了来自abc的信件。

第二封信。

信中,abc再度做出了预告,这一次是二十五号,滨海贝克斯希尔。

七月二十五日,案件如约发生。

在海滩上发现了一位年轻女孩的尸体,名叫伊丽莎白巴纳德,咖啡馆的女服务员。

死亡之时,身下垫着一本abc列车时刻表,翻开的那一页正好是去贝克斯希尔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