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藏叶于林

故事情节的编排十分紧凑,案件依照时刻表的字母顺序发生。

第二案尚未完结,第三封信又至。

紧密的节奏,让杨超沉迷其中,试图通过细枝末节来找寻线索。

以目前情况来看,字母顺序杀人的结构,应当是浮于最表层的假象。

凶手向波洛发起挑战,犯下这么多起案件必然有其缘由动机。

到目前为止,根据已有的线索,杨超丝毫推

断不出动机。

这反而更加激起了杨超的兴致,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继地往后翻阅着。

第三案,第四案,一个一个铺开,出场人物不断增加。

细节丰满,错综复杂地铺展开来。

杨超则也觉得自己根据已有的线索,接近了案件的真相。

不知不觉间,杨超就已经读到了真相揭晓的章节。

至此,在杨超看来,案件真相基本上已经对自己明了牌。

开始真相之章前,杨超颇为激动地搓了搓手掌。

推理的快感也在于,读者与作者间的博弈对决。

根据自己看在眼中的线索,提前猜中真相,把所有的细节串联起来,会产生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反之,猜测完全偏离,落入作者设下的陷阱,也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爽感。

真相开始揭晓,杨超瞪大双眼,有些惊喜。

在最后,他仍旧落入了陷阱之中,仍有反转发生。

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当一根针插在针垫上最不惹人注意,谋杀等同,一起孤立的谋杀案与一系列谋杀案关联在一起最不惹人注意。

藏叶于林用谋杀掩盖谋杀

这仍旧是阿加莎写出的犯罪手法,此套路也被许多推理作家沿用模仿。

包括嫌疑人x的献身也有所借鉴。

即便是在嫌疑人x中读到过这个套路,但杨超仍旧被这个反转给惊艳到了。

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在abc谋杀案中有一种更为彻底的推理快感。

各种细枝末节,出场人物的刻画与描绘,以及整个案件所采取的模式,都使得整本书可看性十足。

再包括对于藏叶于林这个手法的使用,都是那样的完整。

这样一场案件,让杨超感觉应了序言中的那句话浪漫是犯罪中的副产品。

读完整本书,他产生一种古典优雅之感。

作为波洛系列的第二作,再度使他惊艳。

从书桌前站起,舒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肢体,再翻了翻姜缘发来的英文译本。

怎么看怎么觉得完美,感觉下半年的业绩都有了着落。

杨超难以想象,感觉自己这一生的职业巅峰,仿佛才刚刚开始不久。

激动得有些睡不着,杨超拿起手机给姜缘连着发送了好多条消息,心情慢慢平复下来上床睡觉。

姜缘第二天早上看到了杨超的回复,最后一条消息的发送时间是凌晨三时三分。

前面先是几句彩虹屁,姜缘替阿婆收下,觉得夸的在理。

再往后是杨超大段大段的读后感以及自己对于这起案件的一个分析,写得很长,姜缘都没能看完。

但能看的出来杨超,确实是有认真地把书给读了一遍。

读后感过后便是一些出版事宜的问题,需要之后进行对接。

而最后一条消息,杨超则是巧妙地问起书中提起的几人打桥牌之时发生的谋杀案是否确有此案。

姜缘回忆了一下,说的理应是波洛系列中的底牌一作。

底牌在波洛系列之中,也算是口碑之作,属于比较出名的那种。

姜缘想了想给了个肯定的回答。

回复完杨超的消息,姜缘换了身衣服,推开了房门。

节目组的喇叭已经在楼下开始喊。

前一天孙涛剧透过今天的行程,早晨要去品尝文城的特色早点。